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 > 第153章 世家来使,暗流涌动

第153章 世家来使,暗流涌动

    第 153 章 世家来使,暗流涌动


    秋风萧瑟,乐陵城头旗帜猎猎作响。县衙内,袁尚正在审阅新收集的账册,忽闻外面喧哗声起。典韦大步入内,面带警惕。


    “主公,邺城来了大队人马,领头的自称郭伏,乃郭家主。”


    袁尚放下手中竹简,扬眉思索。郭家,冀州四大世家之一,势力庞大,如今主动登门,必有深意。


    “来者何人?随从几何?可有兵甲?”


    典韦抱拳回答:“约五十余骑,皆着华服,无甲胄刀兵,但气势不凡。为首者仪态威严,想必即是郭家主。”


    袁尚指节轻叩桌案:“这倒有趣。三家豪强一被查,郭家主就亲自造访,看来我们确实动了他们的奶酪。”


    片刻思索后,袁尚起身整衣:“备一桌酒席,就在前厅会客。另外,”他声音骤然压低,“暗中加派人手,监视郭家随从一举一动。”


    典韦领命而去。


    袁尚站在窗前,眺望远处城门方向涌入的华贵车队。这位郭家主,竟亲自前来周旋,未免太过看重这乐陵铁矿一事。想必,其中牵连远超预料。


    前厅内,袁尚端坐上位,神态从容。典韦与亲兵分列两侧,气氛肃穆。


    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位中年男子在侍从簇拥下步入厅内。他身着紫缘锦袍,面相方正,双目如鹰,举止间尽显世家风范。


    “在下郭伏,见过安平侯。”郭伏拱手行礼,举止得体,既不卑不亢,也无半分胆怯。


    袁尚微微颔首:“原来是郭家主驾临,有失远迎。”他示意郭伏落座,侍者奉上茶水。


    郭伏观察厅内陈设,嘴角微微上扬:“安平侯年少有为,威名远播。老朽久居邺城,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袁尚端茶轻啜:“郭家主远道而来,想必非为闲谈吧?”


    郭伏哈哈一笑:“安平侯果然直截了当。确实,老朽此行,为的是乐陵一事。”


    “乐陵何事?请郭家主明言。”袁尚放下茶盏,身体微微前倾。


    郭伏叹了口气:“安平侯前些日子查封了乐陵三家,又截获了广济商行的货物,此事在邺城已传开。那广济商行,虽挂我郭家名下,实则多家合营。安平侯此举,让邺城诸家颇感不安。”


    袁尚双手交握,平放在案几上:“郭家主此言差矣。乐陵三家勾结官府,盘剥百姓,罪证确凿。至于广济商行,涉嫌参与非法交易,查封实属公事公办。”


    “公事公办?”郭伏眉头微皱,随即舒展,“安平侯心系百姓,实乃难得。但这世间事,岂能只分黑白?商贾逐利,本是常情。三家与广济商行多年交情,互通有无,也属人之常理。”


    袁尚冷笑一声:“郭家主所言'互通有无',可是指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收购铁料,再以十倍价格卖给朝廷?”


    郭伏面色未变:“商道之中,买卖自由,价格浮动,本是常事。况且那铁矿,原本就是三家祖产,他们愿意如何处置,旁人又有何话可说?”


    “祖产?”袁尚声音陡然提高,“天下资源,皆为王土。铁矿关系军国大事,岂容私自把控?更何况,那铁料最终铸成兵器,供应边关将士。若因贪小利而制造劣质兵器,导致将士性命不保,这等罪责,郭家主可担得起?”


    郭伏神色微变,随即恢复常态:“安平侯此言差矣。冀州铁矿产业,由来已久,其中门道繁多。世家经营百年,自有规矩。安平侯初来乍到,恐怕对此未必全然了解。”


    袁尚笑了笑:“那郭家主不妨解惑。”


    “既然安平侯有意,不妨请移步后堂,老朽愿倾囊相告。”郭伏站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酒席于后厅摆好,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尽显郭家阔绰。袁尚与郭伏相对而坐,氛围看似缓和,实则剑拔弩张。


    郭伏举杯相敬:“安平侯年少英豪,老朽早有耳闻。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安平侯身负家族荣光,前途不可限量。”


    袁尚饮尽杯中酒:“郭家主过誉了。在下不过尽忠职守,为民请命罢了。”


    “为民请命,本是美事。”郭伏缓缓放下酒杯,“但治世之道,讲求平衡。朝廷、世家、百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世家掌控地方,维系稳定;朝廷统领天下,制定法度;百姓安居乐业,供养国家。此三者相安,方为盛世。”


    袁尚切下一块肉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后答道:“郭家主所言甚是。但若世家逾矩,鱼肉百姓,朝廷岂能坐视不理?”


    “安平侯此言,未免偏颇。”郭伏摇头,“世家经营地方,自有一套规矩。有些事,或许在外人看来不妥,但实则维系着一方稳定。贸然打破,只会引起更大动荡。”


    袁尚放下筷子,双手交叠:“郭家主是说,纵容豪强盘剥百姓,任由劣质兵器流入军中,这也是为了'一方稳定'?”


    郭伏不为所动:“安平侯年轻气盛,难免偏激。世家与朝廷合作多年,各有分工。冀州铁矿产业链条复杂,非一日可解。安平侯若贸然插手,只怕引火烧身。”


    “这是在警告我吗?”袁尚直视郭伏双眼。


    郭伏举杯示意:“不敢。老朽只是好言相劝。安平侯乃袁氏子弟,相信也认同世家存在的价值。世家与朝廷合作,维系社稷安稳,此乃千百年来不变之道。”


    袁尚伸手取过一枚果脯,慢条斯理地放入口中:“那郭家主今日造访,所为何事?”


    “安平侯敏锐。”郭伏放下酒杯,正色道,“老朽此来,是想与安平侯达成一个共识。乐陵铁矿一事,可否网开一面?三家虽有过错,但也为乐陵付出多年。若安平侯愿意宽容处理,老朽愿代表邺城诸家,每年奉上十万钱,以表诚意。”


    袁尚眸中寒光一闪:“十万钱就想买断我的良知?郭家主未免太小看我了。”


    “非也非也。”郭伏连忙摆手,“老朽绝无此意。此乃合作诚意,绝非贿赂。安平侯可将此款用于赈济百姓,修缮水利,何等美事?”


    袁尚强压怒火,维持表面平静:“多谢郭家主好意,但在下认为,人命关天。冀州铁矿产业链若继续如此运转,不知会害死多少边关将士。在下宁可得罪世家,也不愿背负杀人之名。”


    郭伏面色一沉,随即舒展:“安平侯心怀天下,老朽佩服。只是,世间之事,非一人之力可改。安平侯若一意孤行,只怕引火烧身啊。”


    酒席间气氛渐凉,双方言笑依旧,心中算计却已明了。席散后,郭伏告辞离去,临行前意味深长地说:“老朽回邺城后,会将安平侯的决定告知各家。希望安平侯能再三思量,莫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袁尚送客至门,笑容不减:“郭家主慢走,在下自有主张,无需费心。”


    郭伏走后,袁尚回到书房,眉头紧锁。郭家主此行目的明显——劝他放弃调查乐陵铁矿案。但为何世家如此紧张?仅仅为了一处铁矿和几家商行的利益,值得郭家主亲自出马吗?


    “典韦,”袁尚唤来心腹,“加派人手,继续调查广济商行与三家的往来账册。我要知道,这铁料究竟牵连多广。”


    典韦领命而去。袁尚独坐灯下,翻阅着之前搜集的文书。忽然,他在一封密信中发现了异常——信中提到“常侍已应允,今年军需订单全数交由长安兵器坊承制”。


    常侍?那不是指十常侍吗?


    袁尚心中一震,连夜召集亲信,深入调查。三日后,更多证据浮出水面——崔家的长安兵器坊每年向十常侍张让送上巨额财物;十常侍则利用朝中影响力,确保军需订单交由崔家承制;郭家负责运输原材料和成品;乐陵三家则提供低价原料。


    一个庞大的利益输送网络,就此揭露。


    这已不仅是单纯的商业活动,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联盟——冀州世家通过控制铁矿和兵器制造,获取巨额利润;十常侍利用朝廷权力,为世家提供政策便利;二者互相勾结,共同盘剥国库和百姓。


    袁尚神情凝重,将所有证据整理成册。他深知,一旦公开这些证据,不仅会触怒冀州世家,更会招致十常侍的报复。但事关国计民生,又岂能姑息?


    更何况,他袁尚早就和十常侍那伙人结下了梁子,明里暗里,他们给自己使的绊子还少吗? 现在再把这事儿捅出去,怕不是要直接撕破脸皮,不死不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