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果然预感到危险!\"秦陌川握紧了拳头。
无邪已经快速翻找着箱中的书籍:\"《伤寒杂病论》...在这里!\"
白萧接过那本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医书,轻轻抚过封面:\"''以火显真''...难道是...\"
他快步走到烛台前,小心地将书页靠近烛火,但又不让火焰直接接触到纸张。秦陌川和无邪屏息凝神地看着他的动作。
起初,书页上除了原有的文字外并无变化。白萧耐心地一页页试过,直到翻到中间偏后部分,当他将特定的一页靠近烛火烘烤时,原本空白的页边渐渐显现出淡褐色的字迹!
\"显出来了!\"无邪惊呼。
字迹逐渐清晰,是黎汉卿的手笔:
\"景和十五年三月初七,惊觉梅妃药方,被人添入朱砂。朱砂性热有毒,与梅妃体质相克。\"
白萧的手微微颤抖,烛光映照下,他的眼中似有火焰跳动:\"果然如此...梅妃和龙肆暴毙案,黎家只是替罪羊!\"
秦陌川面色凝重:\"此事还需更多线索,当年黎老应该是察觉到了异常,想要有所行动,被奸人察觉才痛下杀手。\"
“嗯,可恶,这群狗贼。”白萧气愤不已。
“查一查当年太医院的人,都有哪些人,尤其,是哪些人在景和十五年后高升,或是遭难,暴毙的。”
“你是说?”白萧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些人所求不过一个利字,事成之后高升之人或是暴毙之人无非是受宠或是灭口罢了。
无邪快速翻阅着自己的笔记:\"当年黎家出事后,太医院有一名叫林仲景的御医突然告老还乡,不久就传出死讯说是被劫匪给杀了..\"
白萧小心地合上医书,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这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线索,当年黎老既然精心藏起这些证据,一定还有更多线索。\"
三人重新检查了所有医书,在《金匮要略》的扉页内侧又发现了一行用特殊墨水写下的小字:\"《本草纲目》三十六卷。\"
\"《本草纲目》?\"无邪疑惑道,\"箱子里没有这本书啊。\"
白萧和秦陌川对视一眼,同时说道:\"医书不全!\"
秦陌川快速清点箱中书籍:\"墨老爷子说是一箱医书,但看这个箱子的容量,至少还能再装十来本。\"
白萧眼中精光一闪:\"黎老很可能将证据分散藏匿了。一部分交给墨老爷子保管,另一部分...\"
\"有没有可能还在黎家旧宅!\"无邪接话道。
白萧立即起身:\"大哥,我去调听潮阁精锐,秘密前往黎家旧宅寻找《本草纲目》。你们继续研究这些医书,看是否还有其他隐藏线索。\"
秦陌川拦住他:\"黎家旧宅早已一片荒芜,不过此事背后之人不简单,还是要小心为上。\"
白萧冷静道:\"我知道了,多谢大哥提点,如今他们早已认为黎家绝后了,此事不会有人提及,暂且应该不会关注到。\"
“嗯!”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行动还真叫人关注到了,只是此人是谁,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
夜风骤起,吹得窗棂咯咯作响,仿佛无数冤魂在黑暗中呜咽。烛火摇曳间,三人脸上的表情都显得格外坚毅。医书静静地躺在桌上,那些隐藏多年的字迹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一个惊天的阴谋。
白萧拿起那本《伤寒杂病论》,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用生命留下的字迹,低声说道:\"黎伯父,你放心,我们一定会为你讨回公道。\"
残阳如血,将京都东城那片荒芜的废墟染上一层诡异的暗红色。白萧站在黎家老宅的断壁残垣前,一袭白衣在暮色中格外醒目。风穿过坍塌的墙壁,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仿佛在诉说十几年前那个血腥之夜。
\"少主,我们已搜寻了两个时辰,一无所获。\"听潮阁的探子陆沉低声禀报,眉头紧锁,\"这里像是被人反复翻查过无数次,连一块完整的砖瓦都难寻。\"
白萧没有立即回应。他缓步走向主宅的废墟,靴底踩碎了一块早已风化的瓦片,发出轻微的脆响。他蹲下身,拾起半块青瓷碎片,上面依稀可见精美的莲花纹样——这是黎家独有的标记。
\"十几年了...\"白萧轻声自语,修长的手指抚过瓷片边缘,当年黎家出事白家想要伸手,不想没多久白家一样的下场。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眼底却翻涌着暗流。
陆沉不自觉后退半步。这位年轻的听潮阁少主平日里总是温润如玉,此刻却让他感到一阵寒意。
\"继续找。\"白萧站起身,白衣下摆扫过杂草,\"看看地下有没有密室暗道。重点查看书房和祠堂的位置。\"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内,一份密报正被呈上新武帝的案头。
\"陛下,东城暗卫急报。\"太监总管魏德全佝偻着腰,双手奉上一枚竹筒,\"有人进了黎家旧宅。\"
皇帝手中的朱笔一顿,一滴红墨晕染在奏折上。这位年轻的帝王面容刚毅,那双鹰目依旧锐利如昔。他缓缓放下笔,接过竹筒。
\"什么人?\"皇帝的声音低沉。
\"回陛下,是听潮阁的人,为首者是护国公白萧。\"魏德全额头渗出细汗,\"暗卫不敢靠太近,只远远观望。\"
萧景琰展开密报,目光在\"护国公\"三字上停留许久。“阿萧?他怎会突然去黎家?”他疑惑的起身道。
\"盯紧黎家旧宅!\"皇帝的声音陡然提高,\"传莫言愁来见朕!\"
魏德全从未见过陛下如此失态,吓得跪伏在地:\"老奴这就去传莫统领!\"
当魏德全退出后,皇帝走到窗前,望着东城方向。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墙上如同一只展翅的猛禽。他无意识地摩挲着左手拇指上的玉扳指——那是王权的象征,代表着无上权力。
\"十几年...难道还有人知道真相?\"皇帝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黎家废墟中,白萧站在一处半塌的墙壁前,手指轻叩砖石。突然,他眼神一凝,在某块看似普通的青砖上稍一用力,砖块竟向内陷去半寸。
\"找到了。\"白萧嘴角微扬。
随着一阵机关运转的闷响,地面露出一条向下的阶梯。陆沉惊讶地瞪大眼睛:“少主如何知道...\"
\"黎家的建筑都有规律。\"白萧没有多解释,取出一枚夜明珠率先走下阶梯,\"你带人在外守着,有动静立刻示警。\"
地下密室阴冷潮湿,空气中弥漫着腐朽的气息。夜明珠的冷光照亮了一个不足十平米的石室,中央摆着一张积满灰尘的木案,案上空无一物。白萧环视四周,目光最终停在墙角的几个空木箱上。
\"来晚了。\"他轻叹一声,蹲下身检查木箱。箱底残留着几粒沙土,他捻起一点在指尖摩挲,眉头微蹙——这是北境特有的红砂。
突然,地面上传来三长两短的鸟鸣声——听潮阁的预警信号。白萧眼神一凛,迅速退出密室。当他回到地面时,陆沉已神色紧张地迎上来。
\"少主,四周出现大量暗卫,我们被包围了!\"
白萧闭目凝神,果然听到远处有细微的脚步声。他睁开眼,眸中寒光闪烁:\"分头撤离,老地方汇合。\"
\"那少主您...\"
\"我自有办法。\"白萧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轻轻放在残破的门槛上,\"既然主人不欢迎,我们改日再来。\"
玉佩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上面精细地雕刻着一朵莲花——与白萧先前发现的瓷片纹样一模一样。
当暗卫统领莫言愁带领数十名精锐赶到时,黎家废墟已空无一人。这位年近四十的武者面容冷峻,左颊一道刀疤更添几分肃杀之气。他仔细搜查了每一寸土地,最终在门槛处发现了那枚玉佩。
莫言愁拾起玉佩的瞬间,脸色骤变。他认出了这个纹样是黎家的玉佩。
\"立即回宫禀报陛下!\"莫言愁的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沉重。
夜色渐浓,白萧独自站在京都最高的钟楼上,俯瞰城中万家灯火。他的白衣在风中猎猎作响,手中握着半块青瓷片。
暗卫为何会去黎家,难道,此事与陛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