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在印度当老爷 > 第108章 暗流汹涌

第108章 暗流汹涌

    注塑机的安装调试其实很简单,只要场地足够,水电线路预先留好,三天时间绰绰有余。


    甚至它对供水都没什么苛刻的要求,水路的唯一作用就是冷却,本身并不参与生产过程。


    工作原理也很简单,塑料粒子粉碎加热后注入模具,然后一压就成型了。


    罗恩让阿希什试了一下,短短十分钟,他们就压出了15个塑料壳,速度快的离谱。


    “边边角角还有一些毛刺和飞边,但厚度均匀,色泽也不差。”


    “我会再调试一遍,可能是锁模力不足。”阿希什一一记下。


    “把这些缺陷改掉,就差不多了。”总体来说罗恩比较满意。


    作为消费品,最重要的是视觉质感。他们设计的水空调外壳呈米白色,阳光一照,闪闪发亮。


    整体造型圆润,精致的格栅可手动调节,塑料表面触感柔和,大体上走的是简约风。


    不简约不行啊,结构越复杂就意味着成本越高,因为你得为每一个塑料件开模。


    现在就刚刚好,说是简约,但也可以宣传成高级风嘛。


    罗恩摆弄了几下手里的塑料,越看越是迫不及待。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按照设计好的三款造型,尽快做几台样机出来,我要拿去拍宣传照。”


    “老板,我们的产品会上电视吗?”阿希什突然来了精神。


    “电视广告太贵,报纸头版还是可以考虑的。”


    “哇!报纸也很棒,到时候我会买一百份!一份挂在家里,一份贴在办公室,剩下的都分给邻居!”


    阿希什的参与感,比罗恩还强烈。自己设计的产品登上报纸,那可太长脸了。


    他很期待广告效果,如果大卖就好了。这样他就可以和老板开口,安排几个人进来。


    家里最近又来了几个客人,都是关系不太远的亲戚,阿希什没法拒绝。


    看着他劲头十足的背影,罗恩也踌躇满志。之前做的那几台水空调样机,他全送出去了。


    拉杰什、卡维娅这两个本土人士,对水空调的评价很高。这玩意儿确实比电风扇好使,价格也不贵。


    迪让和海拉他们也给了积极的反馈,比起使用效果,他们更惊讶于罗恩的脑洞。


    土法降温的方式他们不是没听说过,但真正商品化的电器还是头一次见。


    罗恩准备换了塑料壳之后,再请他们参详一番。三种造型按照功率大小做了区分,就跟普通空调的一匹、两匹、三匹类似。


    当然材质上也有细微的区别,越小越便宜,从电机到扇叶、外壳都走性价比路线。


    说来钢铁的价格其实比塑料还便宜,以目前的行情看,不锈钢约20卢比一公斤,塑料约30卢比一公斤。


    但罗恩依旧选择了塑料外壳,因为每台水空调需要的钢铁重量是塑料的8倍。


    以普通款为例,注塑机生产一套外壳需要500克的塑料,也就是15卢比的成本价。


    换成不锈钢外壳,却需要4公斤的材料,这个成本高达80卢比。


    印度不缺钢铁厂,供货也相对容易。不过从长远角度看,还是选择塑料更有性价比。


    此外加工不锈钢的压铸机也比注塑机要贵三分之一左右,安装调试麻烦,对场地要求也高。


    综合考虑下来,目前的配置就是最优解。塑料产品更便民,安装、搬运都很简单。


    现在只等产品定型,罗恩就可以考虑推向市场了。


    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个多月,这个速度堪称印度奇迹。


    旅游业没让他分心,钱和关系到位,自然就快了。这一波,莱昂立了大功。


    虽说莱昂是为了偿还人情,但罗恩在收到设备后,还是给他汇去了两千美元的活动经费。


    你看,这关系不就维护下来了吗。不要把人情交易当一次性买卖,毕竟是西门子的高管,以后说不定还有用到的地方。


    为了水空调这门生意,不算买地,罗恩已经投进去了200多万卢比。


    能不能赚钱不好说,至少亏不了什么。他打听过了,就这两台进口注塑机,再转一手也能卖出六、七万美元的高价。


    印度实在太拉跨,注塑机这种“高科技”他们根本搞不定,连国产替代的选择都没有。


    即使有,罗恩也不敢用啊。鬼知道会不会突然散架,他们连杭母都能磕头,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在各种设备稀缺的大环境下,罗恩想转手设备,一堆人抢着要。


    工厂这里由阿希什他们照看,罗恩准备去找卡维娅资讯一下在《印度时报》上打广告的费用。


    咳,主要最近去玛丽她们那边太勤快,他得换换口味。


    距离去年12月份的动乱已经过去两个多月,孟买的民生大体恢复。


    只不过就像卡维娅说的,印度教徒和幕民之间的断层线已经产生。


    原本两大群体混杂的社区,现在开始变得泾渭分明。彼此间不再有肢体冲突,但气氛依然紧张。


    “我楼上的幕民邻居搬走了。”卡维娅披着浴巾从厨房端来了两杯咖啡。


    “这次幕民算是倒了大霉,听说死了很多人?”罗恩从床上爬起来,带起一连串的吱呀声。


    “这床都快散架了,你就不能轻一点?”卡维娅语气抱怨。


    “谁让你老是拿车灯照我,脚上还特地涂了红指甲。”罗恩晃荡着东西,大刺刺的坐下喝咖啡。


    “我就知道那是你的罩门!”卡维娅收回目光,语气有些得意,又有些满足。


    罗恩让她吃了顿饱的,肚子的存货,能顶三四天。


    “除了孟买,其他地方也有骚乱,尤其是古吉拉特邦。我听内部同事说,这次幕民死了数千人。”


    “这么多?”罗恩惊了。


    “他们都疯了,很多人只是打着教派的名义在烧杀抢掠。”卡维娅看过古吉拉特邦的报道,那里的事情比孟买还惨。


    “难怪他们都说幕民会报复,再这样下去,印度的幕民会被全部赶走。”


    “有很多人给报社打电话,声称知道幕民的复仇计划。不过大家不以为意,都说这是印度教徒的危言耸听。”


    “还是聊聊其他事吧,我刚刚说的,你觉得在《印度时报》上打广告这个主意怎么样?”


    “你真决定要做实业生意了?”卡维娅裸着脚趾有意无意的在他腿上乱蹭。


    “要不然怎么办?我刚刚路过维多利亚火车站,那里一个外国人都没有,就连以前卖面包的默哈拉大叔都不在了。”


    “好吧,不过在《印度时报》打头条广告可不便宜,这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英语报纸之一。”


    “能买得起水空调的中产阶级,他们大多懂英语,这正是我想要的。”


    不仅仅是《印度时报》,主打印地语的孟买本地报纸,罗恩也准备去资讯一下。


    毕竟他的水空调里也有低端产品,很多潜在客户说不定咬咬牙也就买了。


    “这是我拿到的价目表,你自己看吧。”卡维娅递给他一张清单。


    罗恩大概扫了一眼,面色纠结。


    头版四分之一版面,5万到10万卢比。


    半版,15万到30万卢比。


    全版,30万到60万卢比。


    以上是黑白广告的报价,彩色还要高出20%-50%的费用。


    “这是一天的价格?”


    “连续刊载一周的话,可以折扣30%,内部价哦。”


    “彩色四分之一版,连续登一周!”罗恩斜了眼她柔嫩的脚趾,“我的钱包和身体,都被榨干了。”


    默哈拉的面包生意已经不做了,也做不下去。


    自从上次差点被人浇汽油一把火点燃后,他就躲进家里再也不敢出门。


    五个孩子的课也停了,三个老婆连出门买菜都不敢。从外面传来的消息,让附近的幕民犹如惊弓之鸟。


    凡是他们开的店铺,都被打砸后付炬一空,默哈拉的面包摊同样难以幸免。


    他们没了收入来源,日子过得艰难。尽管街道已经渐渐恢复秩序,但他们还是不敢出门。


    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默哈拉就仿佛苍老了好几岁,他两鬓变得斑白,皱纹也越来越深。


    大儿子伊沙克独自出门去了,他不顾默哈拉的阻扰,执意要跟社区的几个幕民年轻人出去找活干。


    默哈拉知道,所谓的找活干,其实就是混黑帮。这群年轻人气势汹汹,眼睛里满是仇恨。


    他劝诫过伊沙克,但后者不听。大儿子质问他,全家九口人没了收入怎么生活,必须有人干点什么。


    就在默哈拉忧心忡忡之时,伊沙克回来了,他背着一大麻袋的东西。那几个经常和他一起的年轻人,把他送到院子前,叮嘱了好一会儿才离开。


    砰!门被伊沙克踢开,他背着麻袋直奔后院。


    “伊沙克,你背着什么?”默哈拉随手扒开他的麻袋。


    “别碰它!”伊沙克凶狠的瞪了他一眼,又自顾自的走向后院。


    但默哈拉已经被吓呆了,他看到了麻袋里的东西。那是枪、手雷,还有很多黑乎乎的东西。


    整整一麻袋!安拉在上,默哈拉双腿发软,心跳快到有耳鸣声出现。


    他眼里满是恐惧,不过依旧撑起身体,追向后院。


    “伊沙克,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夺过儿子手的铁锨。


    “湿婆军必须付出代价!拉达筒子楼死了一个女人,他们就恨不得把我们斩首。但我们死了五十个人,什么也没发生。法律是他们制定的,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天理何在?要么还我公道,要么血债血偿。我们和他们拼了!”伊沙克双目赤红。


    “不!不能这样,那样会死更多人!”默哈拉在边上苦苦规劝。


    伊沙克充耳不闻,他把带着拉环的手雷,还有武器都埋进了地里。末了还撒了辣椒和薄荷水在上面,这样附近的狗就闻不出炸药的味道。


    很显然,有人教他这么做,这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


    “这些钱拿着,家里的食物已经快没了。”伊沙克掏出一万五千卢比,扔给默哈拉,然后又匆匆出门而去。


    看着手里的钱,默哈拉既满心恐惧,又心怀愧疚。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伊沙克才19岁,刚上大学,他此时本应在学校里上课才对。


    默哈拉觉得他该做点什么,至少不能让无辜的人丢了性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