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283章 1934年伊始

第283章 1934年伊始

    百乐门在12月份影业,吸引了很多人前往打卡,对在同一条街的香格里拉饭店,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这让陈光良不得不放下身份,他带着严人美,又约了庄铸九、盛七夫妇,一起来到百乐门舞厅。


    恰逢百乐门创始人顾联章也在,见到四人,立即笑脸迎了上来。


    “陈先生,你是稀客呢!”


    陈光良大方的说道:“不能说是稀客,百乐门开业不足一月,我就来了!”


    顾联章笑道:“这倒是要不,我先带你和陈夫人转转,你是行家,有什么建议也能指点我一下不是!”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请”


    不存在什么打听消息的说法,陈光良也去华懋饭店,维多克也来香格里拉饭店,大家都是互相捧场,但又在考察对手的优点。


    顾联章带着众人,介绍了百乐门。


    “我们百乐门的舞厅是分两层,可容纳数百人。其中第一层铺设跳舞专用的弹簧地板,而楼上则是一种玻璃制成、灯泡点亮的‘水晶地板’。”


    “舞厅虽然不及香格里拉饭店的大,但设计师的理念是:如果舞厅过分庞大,假日或宴会时嘉宾满座,平日间少数宾客置于硕大无垠之广厅中,即有寥落岑寂之感。原来的大华饭店,就是一个例子,在平日晚间赴宴人数少的时候,如入古宫旧刹,减却欢乐不少。”


    据统计,当年每周六晚,舞厅的宴客者常常较平日晚增加五倍以上。


    顾联章以‘大华饭店’举例,显然有些‘不礼貌’,谁不知道以前的大华饭店,就是香格里拉饭店的前身。


    当然,这是设计师的理念,也是没有错的,原来大华饭店确实如此。


    但香格里拉饭店重新装修后,首先是用屏风来隔断,缩小舞池的面积;其次是客流量倍增,平日也是赴宴的人很多。


    陈光良一旁回应道:“设计师的这个理念,是对的,百乐门的舞池若是设计成千人以上规模,那才是不专业的人想法。”


    顾联章一噎,这话一听就是‘话里有话’,言下之意是——你百乐门拿什么和香格里拉饭店比,设计千人以上的舞池,哪里来的赴宴客人。


    而香格里拉饭店目前的舞池,容纳600~800人毫无问题,当然平常是用屏风隔断,则可以容纳三四百人的规模。(以前大华饭店,最高容纳一千多人)


    盛七和严人美在一旁偷笑,显然两人都听出陈光良的弦外之音。


    其实说起来,这里的人都是‘亲戚’,陈光良娶了严家嫡女,严智多当年娶了南浔首富刘家嫡女,南浔顾家也娶了刘家女,盛七的五姐又嫁给了顾家


    当然,商战无亲情,连父子、兄弟都无。


    三楼以上是饭店、旅馆,百乐门也是集齐舞厅、饭店、旅馆为一体的设计,其实和当初大华饭店差不多。


    这类的设计,突出的是舞厅,其次是饭店,最后才是酒店或旅馆。


    如今的香格里拉则不同,新增一座八层高的酒店大厦,可提供168间客房或套房;原来的四层建筑,四层都能用餐,而且用餐模式选择性极高,包括大厅、包厢、自助餐、西餐、酒吧、茶餐厅等综合。


    至于香格里拉的舞厅,一直也保持着沪市最好、最优雅、最文化的舞厅。


    “多谢顾先生今天替我介绍,让我又学习到了不少。”


    顾联承此时多少也有三分得意,他忍不住问道:“陈先生不指点一下,让我们这些后学者听一下你的专业意见!”


    陈光良不客气的说道:“我担心顾先生不爱听实话!”


    顾联承顿时脸都憋红,有心说:“那你就不要说”


    但觉得这样又没有风度,便说道:“请赐教”


    陈光良说道:“百乐门什么都没有问题”


    众人愕然,顾联承更胜。


    但陈光良说道:“但是很难盈利”


    众人差点栽倒。


    顾联承再次脸红,说道:“陈先生如何这样说?”


    陈光良说道:“住宿、餐饮、舞厅,三者住宿最赚钱,餐饮次之,舞厅则最后。我观百乐门的设计,重心在舞厅,餐饮不知道能不能出众,而住宿仅不多的客房。所以舞厅生意再好,最多也就是给你们带来一份荣誉。”


    赔钱卖吆喝。


    前世大华饭店倒闭,百乐门尚且仅经营三四年就倒闭。


    如今香格里拉饭店在,百乐门很难支撑三年时间。


    顾联章只能丢下一句:“百乐门本就是舞厅,能成功它就行我让人带你们去玩!”


    随后,安排一个经理人物,招待四人,自己则躲了起来。


    他们四人先是去了餐厅吃饭。


    一瓶香槟16元,一块牛排1元,一杯茶0.5元。(一杯茶可买9斤面粉)


    这样算下来,消费也确实高。


    但和香格里拉比起来,百乐门赚钱的途径太少了。


    在香格里拉饭店,一个客人住宿一天可能8~20元,他还会再餐厅吃饭,因为香格里拉饭店包括吃喝玩乐,故很多客人讲其称之为‘销金窝’;而且很多人坐下来,就舍不得离开,一次性可能住个一周、一月。


    四人吃了个西餐。


    盛七第一时间说道:“这样看下来,我完全是更喜欢香格里拉饭店,是真的!香格里拉饭店更大、更全面、更豪华,也更有文化。”


    文化怎么说?


    例如《玫瑰玫瑰我爱你》这首歌,第一年大家能听到原唱龚秋霞的演唱,只有香格里拉饭店。作词作曲的黎锦晖,也表示这首歌灵感来源于香格里拉饭店,对购买曲和词,自然不是提及。


    陈光良将牛排分割好,然后和严人美的盘子交换,这一幕自然被庄铸九和盛七看见。


    盛七直接放下刀叉,意思不言而喻。


    庄铸九连忙加快速度。


    这一幕,看得严人美偷笑了一下。


    盛七看了干女儿一眼,说道:“还笑,老实人有老实人的好处!”


    陈光良顿时不满的看了盛七一眼,哪壶不开提哪壶。


    盛七自知理亏,连忙不看陈光良。


    严人美倒是替陈光良说话道:“干妈,我们是各有所爱嘛!”


    盛七点点头,说实话,哪怕是陈光良出了那一档子事,她也对陈光良生气不起来。当然,前提是仁美能接受,她就依旧将陈光良当做朋友。


    庄铸九将切好的牛排,交换给盛七。


    盛七已经怀孕六个月,两人显然是感情良好。


    说实话,盛七虽然曾经和宋仔文的感情算是轰轰烈烈,但盛七绝对不会对不起庄铸九。甚至,宋仔文相见盛七一面,也是不可能的,盛七根本不给见。


    随后,大家聊起生意来。


    陈光良先是说道:“百乐门的舞厅设计还是不错的,能吸引一些喜欢跳舞的人。你们觉得,若是香格里拉饭店也有舞女的服务,会不会好一点?”


    严人美本能的瞎想了一下,随后又说道:“只是会不会降低了档次?”


    舞女,总归不是一份体面的职业。


    陈光良说道:“如果招募的舞女具备一定的文化,且非常正规,培养出一种知性、大方的高档次舞女。收费要高,而且数量不需要太多,这样的话,香格里拉饭店的舞厅,依旧保持着文化、高雅的身份。”


    庄铸九这时候说道:“其实是可以的,毕竟总有人没有带舞伴,适当的改进一下,是不会影响香格里拉饭店的总体格局的。”


    大家都是抱着商业探讨的交流,自然也是很认真的话题。


    盛七这时候压低声音的说道:“你是想让百乐门早点倒闭?”


    幸亏,当初没有投资百乐门,不知道怎么亏完都不知道。


    如今他们投资时代影业,投资40万大洋,现在已经回本30万大洋;而手中的股票,还价值高达50多万大洋(目前180大洋一股,都还剩下3000股)。


    陈光良笑道:“商场如战场,只要是不违法不违法道德,我自然希望百乐门早点倒闭。”


    当然,只是嘴上说说而已,真正的商战,还是比较下九流的。


    陈光良此次来百乐门考察,便是准备打击百乐门的最强部位——舞厅部分;香格里拉酒店招募‘才女’来做舞女,甚至可能要求懂点英文(可培训)。


    当然这还不够,陈光良打算将《夜上海》这首曲,作为香格里拉饭店的明年招牌。


    又是新的一年(1934)。


    元旦节这一天,陈家和杨家在香格里拉饭店过节。


    陈光良发达那么多年,从来也没有忘记二舅当年的收留之恩,故把二舅一家视为亲人,一直在培养自己的表妹和表弟。


    当然了,现在看来,两家注定是一家——毕竟自己的亲弟弟陈光聪,要娶表妹杨秀英。


    其实陈光良有点别扭的,以前杨秀英是鞍前马后的伺候他,如今杨秀英却要嫁给自己的亲弟弟。当然了,陈光良肯定是没有碰过杨秀英的。


    在包厢里,陈光良打量着杨小虎,笑道:“也是已经16岁了,个子也长高了不少!”


    二舅妈一听,马上就说道:“就是读书读的晚,不然也可以出来做些事情了!”


    这话里有话,她说的‘读书读的晚’,是掩盖杨小虎不怎么喜欢读书的事实;‘可以出来做些事情’是在提醒你这个表哥,不要忘了这个表弟。


    陈光良自然明白二舅妈的性格,笑着说道:“再过两年半,小虎也该出来做事了!”


    从1928年开始读书,也读了六年时间,杨小虎就跳了一级,所以再过两年半,也就初中毕业的水平。


    不过出来替他做事没问题,陈光良企业众多,总有他的位置。


    这个年代,亲戚加入企业再正常不过,就那荣氏企业来说,据说有几百个亲朋好友在各大纺织和面粉厂,担任的还是管理层居多,典型的真正家族企业。


    陈光良这个人还是比较注重能力的,虽然有宁波家乡有不少人投靠他,但基本是先去拉车和做工人,凭真本事去晋升,几乎连中层干部都没有一个。


    不过亲弟弟不一样,陈光聪对于陈光良来说,和儿子没有什么区别了,也印证了那句话——长兄如父。


    “那光良你觉得小虎该做什么的好?”二舅妈‘得寸进尺’的说道。


    杨青山马上说道:“当然先去拉车和去工厂做工比较好”


    说完,还不满的看了媳妇一眼,好似再说——你当这个外甥是一般人么,人家眼里是揉不得沙子的。


    当年他和女儿替外甥做事,最高也就是做了个普通的卖货员,后来干脆让他直接养老,直接养他都行。


    陈光良这时候说道:“总归是读了那么多年书,比起其他人还是有点优势的。”


    原本二舅妈已经熄火,一听顿时高兴起来,说道:“多亏你这个表哥培养才是,不然真的只能去靠力气吃饭了。”转头又对儿子说道:“听到没有,后面要好好读书,你表哥是个有文化的人,最喜欢的也是有文化的手下。”


    杨小虎硬着头皮说道:“是”


    他不爱读书,但最怕的又是大表哥。


    最不怕的是二表哥,因为那即将成为自己的姐夫,但偏偏二表哥也是被人管的。


    杨小虎当然最渴望的不是读书,而是发财和做生意。


    当晚,大家谈了很多事情。


    今年(1934)9月份,陈光聪和杨秀英在香格里拉饭店举行婚礼,两人婚后就搬到愚园路中段的那幢别墅去住。


    当然,愚园路中段那套别墅只是陈光良送给他们在沪市的房子。


    实际上,两人结婚后,就会去香港。


    陈光聪要加入环球航运在香港的航运企业(两艘5000吨的次新船),杨秀英自然也会夫唱妇随。


    晚上回到家。


    陈光良很是高兴的上楼,房间里是有水暖的(烧锅炉传递热量)。


    严人美换上旗袍和棉丝袜,披着一件大衣,来到陈光良面前。


    “今天你似乎很高兴,难道是因为光聪能出来做事的原因?”


    陈光良上前一步,搂着她纤细的腰肢,贪婪的闻着她身上的香味,对于严人美的迷恋,陈光良并没有减少一分,感情依旧如初恋。


    “有这个原因!光聪和秀英去香港后,我们在那边就有信任的人先行一步,以后我们可以直接去香港,而不影响。”


    严人美好奇的问道:“租界和香港差不多,倘若你真担心日本全面侵略华夏,那租界和香港有什么区别?”


    确实如此,前世香港和租界都是在1941年下半年沦陷的。


    陈光良说道:“自然不一样,如今租界日本人也开始做大,工部局、公董局都开始有日本多位董事。倘若将来沪市沦陷,我如果待在租界,只有两种可能——做汉奸,要被南鲸特务刺杀;拒绝做汉奸,要被日本人收拾。”


    严人美一下明白了,毕竟自己的丈夫影响力那么大,留在租界只会成为各方争取或打击的对象。


    “那香港就能安全?”


    “也不是。这个世界并不太平,没有决定安全的地方,所以我才布置很多栖身地,山城、香江、奥门,都可能成为我们的选择。”


    严人美内心还是佩服自己的丈夫,做事总是想得很长远。


    不过,她故意说道:“不对,还有美国,你都安排人家去那里了。是不是哪天想着自己也去避难,好和人家团聚!”


    在不允许陈光良娶姨太太的‘最后底线’成立后,严人美对陈光良在外面的事情,稍微放松了一些。她也知道,如果逼迫太甚,自己反而会吃亏。


    陈光良马上说道:“别多想,这辈子我都会守在你身边,当然还有我们的儿女。”


    别说严人美和儿女了,就是陈光良也不可能逃避抗战,去独善其身。


    虽然陈光良知道,如果举家去美国生活,最多也就是出门背上贴个‘我是华夏人,不是日本人’,虽然很麻烦,但至少安全是保证的。


    但是,抗战是人人有责的,商人是商人的责任,陈光良也会参加抗战,只不过是以商人的身份,例如后方的工业生产,以及和海外的交通运输等等,都是他可以做到的。


    “良哥,以后不允许你再找其她女人了,我怕不够分!”


    严人美语气温柔,但又透露着坚持。


    她承认这个男人太优秀,所以她有着这样的担心。


    “绝对不会,我发誓.”


    “不要,不要你乱发誓,我相信你!”


    陈光良经过这次事件,也是吸取了足够的教训,如果想家庭稳定,就不要再去拈花惹草。


    而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也是陈光良打造‘百年豪门’的基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