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71章 陈宫剖析局势,刘备决意抗袁

第71章 陈宫剖析局势,刘备决意抗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刘备,这位自称汉室宗亲的英雄,自投身于讨伐黄巾的战争后,凭借着自己的胆识与谋略,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终于,他因大败黄巾的赫赫战功,被天子表奏为青州刺史,还获封列侯。


    这本是一件光宗耀祖、值得庆贺的大事,刘备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内心的喜悦如汹涌的潮水般澎湃,仿佛看到了自己匡扶汉室、重振刘家天下的希望曙光。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他开玩笑。青州的黄巾虽遭重创,但并未被彻底消灭,他们溃败后与兖州的黄巾势力迅速汇合。一时间,黄巾军人数暴增至百万之众,如同汹涌的潮水,在青兖大地肆意肆虐。刘备虽率领着自己的军队奋力抵抗,可面对如此庞大的黄巾军,他渐渐感到力不从心,防线在黄巾军的猛烈冲击下摇摇欲坠,一时难以抵挡。


    就在刘备为青州战事焦头烂额之际,北方传来了震撼人心的消息:袁绍成功坐领冀州,还在与公孙瓒的大战中取得了辉煌胜利。


    刘备心中一惊,他深知袁绍的野心与实力,若是让袁绍在北方站稳脚跟,再挥师南下,自己腹背受敌,局势将变得更加岌岌可危。于是,他急忙派遣使者,快马加鞭地前往公孙瓒处,希望这位与自己有着同窗之谊的盟友能够拖住袁绍,为自己争取时间。


    他在心中暗自盘算,只要自己能平定青州的黄巾之乱,就可以与公孙瓒南北合击袁绍,将这个潜在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


    可公孙瓒此时也有自己的盘算。他一心想着尽快平定刘虞,整合幽州的力量,根本无暇顾及刘备的请求。


    对于刘备的使者,他只是表面上敷衍了事,随便应付几句,便将其打发走了。刘备却浑然不知,他还在焦急地等待着公孙瓒的回应,满心期待着盟友能伸出援手。


    实际上,袁绍刚刚占领冀州,民心未附,州郡中的豪杰多有不服,他正忙着安定冀州,根本无心顾及青州之事。


    就在刘备陷入困境、举棋不定之时,下人匆匆来报:“主公,曹操使者求见。”刘备听闻,心中疑惑丛生,他与曹操虽都在乱世中崛起,但并无太多交集,实在想不通曹操此时派人前来所为何事。不过,他还是迅速整理思绪,派人请来自己的心腹手下,一同前往会见使者。


    宽敞的府衙厅堂里,气氛略显凝重。只见曹操的使者稳步走进来,此人身材修长挺拔,一袭青色长袍随风轻摆,步履间尽显沉稳干练。他面容清癯,轮廓分明,剑眉斜插入鬓,眼眸深邃而明亮,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透着一股洞察世事的睿智与从容。高挺的鼻梁下,薄唇微微上扬,带着一抹恰到好处的谦逊笑意,整个人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儒雅气质。


    使者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礼。刘备见状,连忙起身回礼,脸上带着一丝客气的微笑,说道:“先生有礼,敢问先生如何称呼?”


    “鄙人陈宫,字公台。”陈宫声音洪亮,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声音里透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


    刘备微微一惊,眼前此人竟是大名鼎鼎的陈宫。他在心中暗自惊叹,脸上却露出了更加热情的笑容:“小子也听闻过东郡公台先生的大名,今日得见,实乃荣幸。”


    陈宫谦逊地摆了摆手,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刘刺史过誉了,我不过是兖州一介小吏,怎比得刘刺史这般年少有为,战功赫赫,声名远扬四方。”


    “先生何必谦虚,请坐。”刘备热情地招呼道,待陈宫坐定后,他才缓缓坐下,目光紧紧盯着陈宫,心中充满了好奇与警惕。


    陈宫坐定后,首先面带微笑,语气诚恳地说道:“恭喜刺史前期黄巾大捷啊,这等战功,实在令人钦佩。以少胜多,大破黄巾,足见刺史治军有方,谋略过人,此乃百姓之福,汉室之幸啊。”


    刘备微微点头,谦逊地回应道:“全赖将士效力,我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不知先生此来,有何见教?”


    陈宫的目光在厅堂里缓缓扫过,见四周无人,这才缓缓说道:“宫此来,是想代表我家主公与刺史结盟。”


    “哦?”刘备不禁发出一声惊讶的轻呼。他心中十分清楚,曹操能在东郡站稳脚跟,离不开袁绍的支持,在众人眼中,曹操一直是袁绍的手下。而自己与公孙瓒关系密切,和袁绍本就是天然的仇敌。如今曹操却派人前来结盟,这让他感到十分意外,不禁脱口问道:“不知这是曹公之意,还是袁公之意?”


    陈宫闻言,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反问道:“刘使君认为,汉室天下现在最大的危险是谁?”


    “当然是董卓。”刘备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在他看来,董卓祸乱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天下人共同的敌人。


    陈宫却轻轻摇摇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刘使君,董卓固然是汉室大患,可如今他已迁都长安,看似仍掌控朝堂,实则内部腐朽不堪。他身边虽有李傕、郭汜等一众爪牙,但这些人不过是贪图享乐、目光短浅之辈,只知争权夺利,已无进取之心。如今董卓深居长安,沉迷酒色,对朝政愈发懈怠,他的势力正在逐渐衰败,不足为惧。真正威胁汉室根基的,是袁氏兄弟啊。”


    刘备心中一紧,疑惑地问道:“还请先生赐教。”


    陈宫站起身来,缓缓踱步,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汉室之贼,袁氏也。自袁术出仕以来,便心怀不轨,暗自养兵,扩充实力。当年平定赵慈之乱后,更是变本加厉,野心昭然若揭。先帝洞察其心,将他召入洛阳,试图加以约束,可袁术怎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野心?再说袁绍,他献计招董卓入京,本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他想让宦官、何进与董卓三方势力相互争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进而控制朝廷。可惜他低估了董卓的实力,让董卓在这场争斗中胜出。但袁绍并未就此罢休,逃出洛阳后,他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四处招揽兵马,实则拥兵自重,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如今,袁术控制着汝南和南阳这两个富饶之地,兵精粮足;袁绍身为盟军盟主,董卓一退,他便忙着抢占地盘,丝毫没有营救天子、恢复汉室的心思。袁术坐拥江南富郡,袁绍又强占冀州,若让他们南北呼应,以其雄厚的实力,届时汉室江山恐怕再难姓刘。”


    刘备听后,脸色大变。他仔细一想,陈宫所言确实句句在理。袁绍和袁术的野心,自己之前竟未曾如此深入地思考过。他正欲开口说些什么,却被一旁的简雍抢先了。


    “公台先生何必危言耸听。”


    简雍笑着说道,“在下所知,袁术袁绍自小不和,近年关系才有缓和,袁氏之主一直未定。请问如果袁绍袁术相互呼应,是坐拥河北的袁绍听袁术的,还是威加海内的袁术听袁绍的?”


    简雍嘴角挂着一丝自信的微笑,他觉得自己抓住了陈宫话语中的漏洞。


    陈宫闻言,不慌不忙地笑道:“宪和先生有所不知,袁术袁绍皆是野心勃勃之人,他们岂会不明白先合作壮大,再争夺主导的道理?


    如今他们看似各自为政,实则是在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利益一致时,他们必定会摒弃前嫌,联合起来。袁绍占据冀州,兵强马壮,可提供强大的军事力量;袁术坐拥富庶之地,粮草充足,能为联军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二人一文一武,一北一南,相互配合,其势不可挡。”


    “孙坚、刘表抗袁术于江南,袁术还有北伐之力乎?”


    孙乾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一直关注着南方的局势,认为袁术在孙坚和刘表的抵抗下,很难再有精力北伐。


    陈宫看了孙乾一眼,胸有成竹地说道:“孙先生,江南之地虽有长江天险,人口却不算繁盛,兵力相对不足。


    孙坚虽勇猛善战,可毕竟兵力有限,难以对袁术造成致命打击;


    刘表性格文弱,偏安一隅,缺乏进取之心,他们如今主要靠水军隔断江淮,勉强自保,进攻能力实在有限。


    只要袁术解决了内部的一些隐患,比如安抚好地方势力,稳定后方,他必然会挥师北上,争夺天下。”


    “董卓呢?”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史慈突然开口问道。他是一员猛将,对战场上的局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觉得董卓依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董卓迁长安后,纸醉金迷,夜夜笙歌,早没了东出的心思。”


    陈宫分析道,“如今袁术已平定九江、庐江,将孙坚和刘表阻挡在汉水、长江以南。而董卓那边,内部矛盾重重,李傕、郭汜等人争权夺利,搞得长安城内乌烟瘴气。如此内忧外患之下,董卓自顾不暇,根本无力插手中原之事。不出多久,袁术必将北上豫州、兖州。


    我家主公曹操,心怀汉室,一心想要匡扶社稷,拯救苍生。


    刘将军乃汉室贵胄,身负匡扶汉室的重任,我家主公认为,唯有我们两家携手合作,才能共同对抗袁氏,恢复汉室的安宁。”


    说完,陈宫再次向刘备行礼,言辞恳切,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刘备听完陈宫的一番话,陷入了沉思。他缓缓环顾左右,目光依次扫过关羽、张飞、简雍、孙乾等人,问道:“诸君以为如何?”


    关羽站起身来,一脸严肃,他双手抱拳,声如洪钟地说道:“大哥,袁氏之患不可小视。大哥贵为汉室之后,匡扶汉室责无旁贷。依我之见,最好派出使者前往幽州、徐州、荆州和扬州,联合各方势力,共同讨伐袁氏。如此一来,我们才有更大的把握击败袁氏,恢复汉室的安宁。”关羽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他对刘备忠心耿耿,一心希望能追随刘备完成大业。


    其他人闻言,不禁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张飞也站起身来,大声说道:“二哥说得对,大哥,我们不能坐视袁氏坐大,必须联合起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张飞性格豪爽,脾气火爆,一想到袁氏的野心,就忍不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刘备看着众人,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一旦与曹操结盟,就意味着彻底与袁氏为敌,未来的道路必将充满艰辛与挑战。但他也明白,陈宫所言不虚,袁氏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如果不加以遏制,汉室必将危在旦夕。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刘备终于下定决心。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好!既然诸君都认为结盟抗袁是正确之举,那我刘备便顺应天意民心,与曹公结盟。”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在向天下宣告自己的决心。


    陈宫见刘备答应结盟,心中大喜。他连忙再次行礼,说道:“刘使君深明大义,我家主公得知此事,必定十分欣慰。此次结盟,乃是为了拯救汉室于危难之中,相信在我家主公与刘使君的共同努力下,袁氏必败,汉室必将复兴。我定会将使君的决心与诚意,一字不差地转达给曹公。待使君平定青州黄巾之乱后,我与主公定会备好一切,只等与使君共商大计,一同挥师对抗袁氏,重振汉室雄风!”


    刘备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还望先生回去转告曹公,刘备愿与他携手共进,共抗袁氏。待我平定青州黄巾之乱后,便与曹公商议具体的作战计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