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28章 江夏起战乱,袁术担重任

第28章 江夏起战乱,袁术担重任

    中平三年(186)二月,凛冽的寒风如刀刃般割过江夏郡的大街小巷,乌云沉甸甸地压在天际,仿佛预示着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赵慈站在城中高处,望着麾下密密麻麻的士卒,眼中闪烁着狂热与野心的光芒。他猛地抽出腰间大刀,高高举起,声嘶力竭地吼道:“今日,我们反汉起义,要让这腐朽的朝廷为其恶行付出代价,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随着他的呼喊,反汉的大旗在狂风中烈烈作响,就此拉开了这场惊天叛乱的帷幕。赵慈的军队犹如汹涌的洪流,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城垣崩塌,守军溃败。短短数日间,便直逼南阳郡。南阳郡太守秦颉匆忙整军迎战,然而在赵慈那如狼似虎的军队面前,一切抵抗都显得如此无力。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刀光剑影闪烁,鲜血染红了大地。秦颉在乱军之中左冲右突,却终究难以抵挡赵慈的猛烈攻势,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场胜利如同催化剂,短短一个多月,赵慈的军队便迅速扩充至十余万之众。他们在荆州大地肆意横行,烧杀抢掠,所过之处一片狼藉。百姓们拖家带口,四处奔逃,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荆州陷入了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急报如同雪花般飞至朝廷,灵帝正在御书房中批阅奏折,听闻此消息,惊得手中的朱笔“啪”的一声掉落,墨汁溅满了奏折。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双手微微颤抖,“赵慈如此猖獗,荆州危矣!”他喃喃自语道,随即下令,次日早朝群臣共商平叛之策。


    第二日清晨,天色还未完全放亮,皇宫大殿内已经灯火通明。大臣们身着厚重的朝服,神色凝重地依次步入大殿。他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忧虑之色。待众人站定,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只听见烛火的“噼啪”声。


    灵帝端坐在龙椅之上,一脸忧虑,他缓缓开口:“赵慈叛乱,荆州危在旦夕,众爱卿可有良策,速速道来。”


    大将军何进向前一步,双手抱拳,声如洪钟般响彻大殿:“陛下,臣举荐吴匡。吴匡将军跟随臣多年,南征北战,历经无数恶战。他在战场上勇猛无畏,冲锋在前,且对各种复杂地形的作战策略都了如指掌。荆州地势复杂,山川交错,吴将军定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胆识,迅速平定叛乱,还百姓一个太平。”何进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抬起下巴,眼中流露出对自己举荐之人的十足信任,似乎已经看到了吴匡凯旋的场景。


    话音刚落,袁魁从队列中走出,他轻轻冷笑一声,拂了拂衣袖,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大将军,这吴匡不过是一介有勇无谋的莽夫罢了。此次叛乱,敌军人数众多,又狡诈多端,岂是吴匡能轻易应付的?举贤不避亲,臣举荐侄子袁绍,袁本初出身名门,自幼饱读兵书,素有大志。他麾下谋士如云,能出谋划策;猛将如雨,可冲锋陷阵。若由袁绍挂帅,定能巧用计谋,以最小的代价破敌,还荆州太平。”袁魁挺直了腰板,脸上带着一丝自傲,仿佛在强调袁家的显赫与袁绍的不凡。


    何进一听,脸色瞬间涨得通红,怒目圆睁,向前跨出一步,手指着袁魁,大声呵斥道:“袁魁,你休要信口雌黄!袁绍虽出身名门,可实战经验远不及吴匡。战场上瞬息万变,生死只在一念之间,岂是纸上谈兵就能应对的?吴匡久经沙场,他的实战经验可是用鲜血换来的!”何进越说越激动,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袁魁不甘示弱,向前逼近一步,双手叉腰,大声反驳道:“何进,你莫不是嫉妒袁家威名,故意贬低袁绍?吴匡不过是你安插的亲信罢了,根本难当大任!他若领军出征,只怕不仅平叛无望,还会损兵折将,让朝廷蒙羞!”袁魁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在大殿内回荡,其他大臣们纷纷皱起眉头,有的面露无奈,有的摇头叹息。


    两人互不相让,你一言我一语,激烈争吵起来。何进涨红了脸,额头上青筋暴起,脖子也粗了一圈;袁魁则满脸通红,眼睛瞪得滚圆,双手在空中挥舞,唾沫横飞。大殿内一片混乱,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


    就在此时,卢植从群臣中稳步走出。他身形清瘦,却气质沉稳,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有力。他神色庄重,拱手向灵帝行了一礼,缓缓道:“陛下,诸位同僚,且听臣一言。当年黄巾之乱,袁术将军表现英勇非凡。在战场上,他冲锋陷阵,不畏强敌,身先士卒,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卢植微微停顿,目光扫视着大殿内的众人,似乎在回忆当年的场景,“他率领着将士们,在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多次扭转战局。而且,他还曾巧妙运用计策,多次以少胜多,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智谋。记得有一次,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袁术将军巧用疑兵之计,在山林中布置大量旗帜和稻草人,虚张声势,成功迷惑了敌军,然后趁其不备,发动突袭,大获全胜 。”


    “再者,袁术将军如今坐镇庐江,而庐江与江夏紧紧相邻,这可是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卢植提高了音量,神情愈发恳切,“从庐江出兵奔赴江夏,路途短且行军便捷,能迅速抵达战场,把握战机。在情报传递上,也能做到及时且准确,以便根据敌军动态灵活调整战略。粮草辎重的运输,也因距离近而损耗更小,大大节省了时间与人力成本,为战事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他不仅勇猛善战,更懂得如何统筹全局,调度兵马。”卢植继续说道,“在黄巾之乱的后期,袁术将军负责协调各方军队,他合理分配兵力,使得各部队之间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此次赵慈之乱,与黄巾之乱有诸多相似之处,袁术将军定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叛乱,解荆州之危。”卢植的声音平和而有力,在大殿内回荡,众人听后,纷纷点头,陷入了沉思。


    灵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皱,仔细权衡着利弊。他的目光在群臣之间来回扫视,心中暗自思量。何进举荐的吴匡,确实勇猛,且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正如袁魁所说,他谋略方面或许有所欠缺。而袁魁举荐的袁绍,出身名门,智谋过人,可实战经历相对较少。袁术在黄巾之乱中的表现,他也有所耳闻,确实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且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就在灵帝犹豫不决之时,又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是司徒王允。他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陛下,卢植所言极是。袁术将军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的表现,而且为人正直,深得将士们的爱戴。他在治理地方时,也能做到公正廉明,百姓们对他赞誉有加。此次荆州之乱,百姓受苦,若派袁术将军前去,定能安抚民心,鼓舞士气,一举平定叛乱。”王允微微躬身,向灵帝行了一礼,然后退回到队列中。


    接着,又有几位大臣纷纷发言,有的支持袁术,有的仍然坚持自己举荐的人选。大殿内议论纷纷,各执一词。灵帝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更加纠结。他深知此次平叛任务艰巨,一旦选错将领,不仅荆州难以收复,还可能会让朝廷的威望受到严重打击。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司空张温站了出来。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曾多次参与朝廷的军事行动,在朝中威望颇高。他缓缓说道:“陛下,臣认为袁术将军是此次平叛的最佳人选。虽然吴匡将军勇猛,袁绍将军智谋过人,但袁术将军兼具两者之长,且有平定大规模叛乱的经验。他在黄巾之乱中的表现,足以证明他的能力。而且,如今荆州局势复杂,不仅需要军事上的胜利,还需要一位能安抚民心、稳定局势的将领。袁术将军在百姓中的口碑甚好,定能做到这一点。”张温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他的话在大殿内引起了一阵共鸣。


    灵帝听了张温的话,心中渐渐有了主意。他点了点头,说道:“众爱卿所言,朕已深思熟虑。此次荆州平叛,关乎朝廷安危,百姓福祉,朕必须慎重抉择。经过朕的权衡,决定加封袁术为平南将军,赐予侯爵,总督荆州军马,即刻出征,务必早日平定叛乱,凯旋而归!”


    消息很快传至袁术耳中,他得知自己被委以重任,心中豪情万丈,壮志凌云。他立刻召集麾下将领,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出征事宜。


    袁术首先来到校场,看着整齐排列的士兵们,大声说道:“弟兄们,如今朝廷有难,荆州百姓受苦,我们肩负着平叛的重任。此次出征,我们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解难!”士兵们听了,纷纷高呼口号,士气大振。


    随后,袁术开始点兵遣将。他挑选了三万精锐兵马,这些士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身强体壮,作战经验丰富。他任命自己的心腹大将纪灵为先锋,纪灵勇猛善战,手持三尖两刃刀,在战场上威风凛凛。又安排了几位智谋过人的谋士,随军出征,为他出谋划策。


    在筹备粮草辎重方面,袁术也是费尽心思。他深知粮草是战争的关键,于是亲自督促相关官员,确保粮草充足,运输畅通。他还挑选了良驹骏马,为骑兵部队做好了充分准备。


    出征前,袁术回到家中,庭院里一片寂静,只有几株枯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的妻子甄氏和大乔早已在厅中相候,二人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担忧。


    甄氏率先迎上前,眼中含泪,声音微微颤抖:“夫君,你此去荆州,山高水远,又逢战乱,一定要小心谨慎,早日平安归来。”说着,她轻轻握住袁术的手,仿佛想把自己的担忧与牵挂都传递给他。


    大乔也走上前来,眼中满是关切:“将军,战场凶险,千万要保重自己。我们在家中,日日盼着你凯旋。”


    袁术看着两位深爱的女子,心中柔情涌动,却又有着壮志未酬的豪情。他轻轻拭去甄氏眼角的泪水,温柔说道:“夫人放心,我定当平安归来。此次出征,是我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是为了天下百姓能早日摆脱战乱之苦。我定不会辜负朝廷的信任,也不会让你们失望。”


    他又看向大乔,目光中满是坚定:“大乔,家中之事,还要劳你多费心。待我归来,我们再一同赏这庭院繁花。”


    甄氏微微点头,强颜欢笑道:“夫君,你只管放心前去,家中一切有我和大乔。只是你在军中,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莫要让我们担忧。”


    袁术深吸一口气,心中满是不舍,但使命在肩,他不得不踏上征程。他再次紧紧握住甄氏和大乔的手,然后转身,大步迈出家门。


    刚走到门口,袁术又停住脚步,回头深深看了一眼甄氏和大乔,仿佛要把她们的模样刻在心底。随后,他咬咬牙,跨上早已等候在门外的战马,向着远方奔去,只留下一路扬起的尘土。


    一切准备就绪,袁术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向荆州进发。一路上,军旗飘扬,马蹄声阵阵。袁术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眼神坚定,望着前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平定叛乱,还荆州太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