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 > 第20章 朝堂议事

第20章 朝堂议事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六月,洛阳城内暗流涌动。皇宫大殿里,时27岁的汉灵帝刘宏高坐龙椅,神色凝重。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紧张。


    “诸位爱卿,黄巾贼寇作乱,祸乱四方。今日召集诸位,正是要商议平叛之策。”刘宏环视群臣,沉声道。


    大将军何进踏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据探报,黄巾贼目前主力集中在冀州、颍川和南阳三地。其中颍川距洛阳最近,威胁最大。臣以为,当先剿灭颍川黄巾,以保京畿安全。”


    “大将军所言有理。”刘宏点头,“不知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一时间,朝臣们议论纷纷。片刻后,司空张温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可拜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jun)为右中郎将,调发北军五校及三河骑士,剿灭颍川黄巾。”


    刘宏闻言,转向皇甫嵩和朱儁:“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皇甫嵩拱手道:“臣愿效犬马之劳,为陛下剿灭逆贼。”


    朱儁也随即应道:“臣誓与皇甫将军同心协力,平定黄巾之乱。”


    刘宏满意地点头:“好!就依何卿所言。皇甫嵩、朱儁听令,即刻整军,准备出征。”


    两人领命而去,刘宏又问道:“冀州黄巾势力更大,当如何应对?”


    这时,太尉崔烈站了出来:“陛下,臣举荐卢植为北中朗将,以护乌恒中朗将宗员为副,率北军五校士并调集诸郡国兵前往围剿。卢植学识渊博,韬略过人,定能平定冀州之乱。”


    刘宏沉吟片刻,颔首道:“准奏。传旨卢植、宗员即刻启程,前往冀州剿匪。”


    众臣纷纷应诺。刘宏又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建议?”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突然,年过半百的蔡邕从人群中踱步而出,朗声道:“陛下,臣有一言。”


    刘宏微微颔首:“蔡爱卿请讲。”


    蔡邕(yong)拱手道:“臣以为,平叛固然重要,但更应关注叛乱根源。黄巾起义,实因朝廷苛政,民不聊生。若不从根本解决,恐怕平定一处,又起一处。”


    此言一出,殿内哗然。有人附和,有人反对,议论声此起彼伏。


    刘宏皱眉,正欲开口,却见大将军何进抢先一步:“此言差矣!当前之急是平定叛乱。”


    蔡邕不甘示弱:“何将军此言差矣。治标不治本,无异于饮鸩止渴。”


    两人唇枪舌剑,剑拔弩张。


    这时,一直沉默的司徒袁隗(kui)忽然开口:“陛下,臣以为可采取两手策略。一面派兵剿匪,一面派官员体察民情,酌情减免赋税,以安民心。”


    刘宽听罢,眼前一亮:“袁司徒此言甚善。朕意已决,就依此行事。”


    众臣闻言,纷纷称颂圣明。刘宏又道:“传朕旨意,命各州郡官员深入民间,体察民情。若有苛政,立即纠正。”


    殿内群臣应声如雷:“臣等遵旨!”


    散朝后,蔡邕独自走在宫道上,神色凝重。身后传来脚步声,他回头一看,原来是袁隗。


    袁隗拍了拍蔡邕的肩膀:“老友,你今日言辞激烈了些。”


    蔡邕苦笑:“我不过是实话实说。只是可惜,朝中大多数人还是不明白问题的根源。”


    袁隗叹息:“你我都知道问题所在,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至少,今日陛下采纳了减免赋税的建议,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与此同时,洛阳城外,一队队兵马正在集结。皇甫嵩、朱儁率领的大军即将开拔,直指颍川。卢植、宗员的队伍也整装待发,准备北上冀州。


    几日后千里之外的涿郡,袁尚正在书房中批阅公文。一名信使匆匆闯入,递上一份加急密报。袁尚展开信笺,目光如电般扫过。


    “黄巾作乱,朝廷派兵剿匪?”袁尚眉头微皱,随即舒展开来,“这倒是个机会。”


    他站起身,踱步至窗前。远处,新招募的威武卫正在操练,刀光剑影中透着一股锐气。袁尚的目光越过演武场,望向远方。


    “颍川,”他喃喃自语,“颍川名士很多,这个时间点能招募的也只有荀氏家族的荀彧,荀攸。”


    荀彧(xunyu),字文若,颍川颍阴人。时约20岁,正值青年才俊之龄。袁尚记得,荀彧曾在曹操麾下任职,以其卓越的谋略和治国之才,被誉为“王佐之才”。他在建安初年辅佐曹操平定中原,制定了许多重要策略,如举荐贤才、屯田养民等。然而,随着曹操势力日盛,荀彧与之产生分歧,最终郁郁而终。


    荀攸,字公达,荀彧的子侄。时约27岁,在家族辈分上,荀彧是荀攸的叔叔。先投何进董卓之乱被下狱,出狱后随曹操,以机智谋略着称。袁尚想起他在赤壁之战前劝谏曹操不可轻进的远见。


    “如果能提前把他二人招到麾下…”袁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日后天下大乱,有这两位谋主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他转身快步走向案桌,提笔写下一道命令,“速去准备粮草辎重,务必尽快备齐。”


    随即,他唤来侍从,“去请关、张、赵三位将军来议事。”


    不多时,三人迈入书房。


    袁尚开门见山道:“刚收到密报,黄巾作乱,朝廷已派兵剿匪。”


    “那咱们该如何应对?”关羽捋须问道。


    袁尚正色道:“我决定出兵颍川。一来可为朝廷分忧也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二来可借机练兵扬我军威。”


    张飞听罢,兴奋地拍案而起,“好!总算有仗打了!” 赵云却皱眉道:“四弟,我军新建,贸然出征恐怕不妥。”


    关羽捋须沉吟:“子龙所言有理。不过,若能借此机会练兵,倒也不失为良机。”


    袁尚微笑道:“诸位大哥之言,我都考虑到了。此次出兵,并非要与朝廷大军争功,而是要借机练兵扩大影响力,招揽人才。”


    张飞一拍大腿:“我明白了!四弟是想趁机收服颍川名士!”


    袁尚点头:“不错。颍川乃荀氏之乡,若能招揽荀彧、荀攸叔侄,对我们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他顿了顿,目光炯炯地扫过三位,“三位哥哥,请尽快整备军队,我们不日便发兵颍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