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说道:“在下的确半年前去过一次南阳,但也只是匆匆一瞥,我是贼曹,除了捕贼其他的方面不太关注,就讲讲南阳的巡捕吧。”
“哦?”张何来了兴趣,也想听听南阳的巡捕到底是什么样的官职。
贼曹说道:“我半年前因为追捕一个盗贼,听说他躲到了南阳,于是带着三四个兄弟,骑马一起去了南阳。”
“我们追捕人犯,都是凭借着江湖经验,到了陌生的郡县,全靠各地有过交情的朋友提供线索,这也是我们知道这个盗贼躲到了南阳的原因。”
“我们四五个人,信心满满的去捉贼,没想到一进南阳,就被巡捕给盯上了。”
“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兴冲冲按照朋友留下的地址登门,结果还没等我们动手,就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巡捕给摁住了。”
“因为我们也是干这行的,知道可能是自己的行为有些鬼鬼祟祟,所以引起了误会,就没有奋力反抗,被那些巡捕带到了一个叫做巡捕房的地方,也就是在这里,我第一次见识到了南阳跟我们的不同。”
这个贼曹说了这么多话,嘴里有些干,端起酒杯来喝了一杯美酒润润嗓子。
有许多同僚还是第一次听这位贼曹讲述捉贼的故事,都催促他快点说。
贼曹也不卖关子,继续说道:“那个巡捕房很大,里面分出了各种不同功能的小屋,比如审讯室、关押室、会见室、办公室等等。”
“这些巡捕问明了我们的身份,又查验了我们的印鉴腰牌,确认我们是来自相州的,这才请我们到会议室共议。”
“原来这些南阳的贼曹,他们不叫贼曹,叫巡捕,这些巡捕早就发现那个盗贼进了南阳,但是他们按兵不动,要等那个盗贼的同伙过来,想把他们一网打尽。”
贼曹一边说一边比划着:“那个南阳的会议室里面,有墙壁这么大的一个地图,是按照南阳城实际描画的,这张图上街道的宽窄、长短、甚至房屋的高低,都标示得非常清楚。”
“他们巡捕把南阳城分成了好多个片区,每一个片区都有许多巡捕在管理,这些巡捕又分为好多种,有专门巡逻的,就叫做巡捕,还有专门管理凶杀、盗抢等干犯律法的,叫做律捕。不涉及律法,有民间纠纷的,叫做民巡,还有专门处理街道上人车行走的,叫做交巡。”
听到贼曹介绍到这里,张何不知为什么,忽然就想起了濮阳县驿馆里碰到的那个秦朗,他说的把鱼细分,同样是类似的道理。
所有不同功能、不同部位的,都单独细分出来,这种方式与贼曹描述的巡捕细分极为相似。
张何只是微微皱眉,并没有作声,听贼曹继续说下去。
“他们的信息十分灵通,早就掌握了那个盗贼的住处和去向,随时有人盯着那里。”
“当盗贼的同伙都聚齐了之后,会议室里面已经坐满了巡捕,都听那个捕头在布置任务。”
“他们把一个带着颜色的小旗放在地图上,盗贼居住之处,然后在此居处的四面八方,布置了多重巡捕。”
“有的负责诈门,有的负责锁拿,有负责疏散百姓,以免误伤的,这次行动之中,交巡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专门在街道上指挥行人和车辆何时停,何时走。”
“当行动即将开始的时候,一声令下,附近几个街区的路口全都禁止通行,盗贼就算冲出来,没有车也没有马,跟本逃不掉,只能被捉。”
“而且他们居然事先做了预演,猜测盗贼会往哪个方向逃窜,如何拦截,种种细节,犹如亲见。”
“说实话,我也做了多年贼曹,亲手捉到狱中的贼人不计其数,但如此精密准确,犹如未卜先知一般,把贼人的每一个反应,每一步动向,都算得死死的,这种捉贼法真是平生仅见。”
“他们最终不但未伤一人就捉住了这个贼人,还捉住了他的三个同伙,无一逃掉。”
贼曹喝了一杯酒,叹息道:“我也自负是公门高手,威镇相州宵小,可与南阳的这群同僚相比,实在惭愧。”
“我那次去带了三四名兄弟,都是做好了受伤甚至战死的打算,因为这个贼人的武功高强,是一个亡命之徒,但是看了南阳巡捕们的捉贼法,简直就像是探囊取物那般容易。”
“这就是我对南阳的印象,让我不禁心生佩服,想要照着南阳去学,却有许多东西都不知如何去做,如果真要比照南阳,恐怕得请南阳的巡捕来给我们讲解许多东西。”
贼曹的这番话算是一个引子,接下来又有几个去过南阳的人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是不同行业,观察的视角也各不相同,但是最终结论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想要比照南阳,仅仅看过了就学着做是不可能做到的。
南阳运行的那一套东西,必然有其内部的运行规律,如果不知道这些规律,只能学到皮毛,而无法学到神髓。
张何开始听的时候,还能保持一个比较轻松的表情,可是随着讲述的人越来越多,讲述的内容也难免掺杂一些主观的看法。
张何觉得照这样说来,想要比照南阳,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暗中想道:听大家说到南阳,无论是哪一行,全都细分得如此周密,整个社会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相互牵动咬合,看起来行云流水,可是要真正设计施行,定然有许多困难,不是轻易就可做到的。
就像贼曹描述的巡捕,比起其他郡县的巡捕,这些巡捕何止是多,细分到这种程度,光是人员就非常庞大了,而这样的机构还仅仅是南阳社会的一角而已。
而涉及一个郡城的方方面面,如果都这么细分下去的话,凭郡府里的那几个可怜的人手,是怎么忙得过来的?
要知道相州比南阳郡高了一级,也就是这三十多人的官吏而已。
就算加上州牧府上的各种书佐、循行、小史等,也顶多百十个人。这些人全加起来,要接管南阳如此繁杂的政务,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