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杨东等骑士在京城的金亭楼密谋时,远在七百里外的濮阳,也有一群人在密谋。
这是一群江湖客。
所谓江湖客,就是行走江湖的人。
他们各行各业都有,有的是挑担的卖货郎,有的是唱戏的戏子,还有的是游方和尚,行乞的乞丐。
无论职业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久居一地,全天下五湖四海到处走,所以才称为江湖客。
这一群江湖客个个奸似鬼,他们大多身背命案,一旦被官府捉拿去了,至少也是个斩立决,搞不好可能还会累及三族。
所以这些江湖客从不肯把自身置于危险之中,但凡有一点可疑之处,都会受惊逃走。
他们相聚之处,并不是什么酒楼,也不是哪家宅院,而是一座矮山。
山顶有一处平坦之处,生着几株老槐树,这些江湖客就站在这山顶上吹风,也不肯到陌生的房宅中去。
江湖客足足有三四十人,隐隐分成三伙,一伙身材高大魁梧,是关外采参客,以一个叼着烟袋的老者为首。
另一伙穿得破破烂烂,拿碗持棒,显然是行乞的,以一个白发婆婆为首。
最后一伙戴着斗笠和黑袍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看不出什么根脚。这伙人以一个穿着家丁衣服的小厮为首。
叼着烟袋的老者吧嗒吧嗒抽着烟,烟草的炭火在小小的铜锅里一明一暗。
而白发婆婆则像是要睡着了,拄着要饭棍子打嗑睡。
只有家丁小厮清了清嗓子,说道:“不知各位准备得怎么样了,我们已经等了三四天了,早点动手早点回去嘛。”
叼着烟袋的老者说道:“你以为我们不想回去?消息没来之前,是你小家丁敢动还是魏婆婆敢动?反正我们是不敢。”
小家丁嘴硬顶了一句:“既然这目标早已定好,又是一个女的没什么保护,干脆就不要等消息了,直接劫了就走,有什么不对嘛。”
久久不作声的白发婆婆忽然睁开了眼睛,说道:“消息来了。”
于是山顶上这三四十人全都静了下来,除了风声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声音了。
然后只听到风中隐隐传来笛声和鼓声,白发婆婆说道:“记!”
于是一个乞丐从破麻袋里翻出纸笔,用嘴舔了舔,就在纸上飞快写了几行字,然后凝神细听,半晌,再写下几行字。
如是几次之后,笛声渐不可闻,鼓声消逝,乞丐就把写出来的东西递给白发婆婆。
白发婆婆又把东西递给关外采参客,那个抽烟袋的老者也说了一个字:“找!”
采参客开始按照纸上写出来的字,从身后背着的书箱里找出几本戏曲的唱本,开始核对起来。
当一张纸上记录的信息全都找出来后,采参客已经捧了一大摞唱本了。
也不等采参客们招呼,黑袍斗笠们在小家丁的带领下走过来,接过那些找出来的唱本,开始翻译。
“吾……已……知……矣,汝……等……即……刻……动……手,留……书……与……秦。”
一共十四个字,差不多用了五个唱本。
虽然这消息传来的繁琐复杂,但是有两个好处,第一不会泄露隐藏着唱本中的秘令,第二不会引人怀疑。第三这种传输消息的手段实在很快。
多山之地,笛与鼓混合奏响,声音传播得极远。
每十里设一人,每天的任务就是按时听这个特别的笛鼓相和的声音,很容易就辨别出了是什么戏,接下来也用笛和鼓反复演奏三次。
一夜之间,消息就能传出几百里。换了任何其他方式,都不可能如此迅速。
小家丁翻完了秘令消息,就等于主家那边下了命令,可以动手了。
于是三四十人终于合为一伙,从山顶分散潜下,往南阳的方向走去。
乌华山里,衡湖边。
郑容正在跟丫鬟玩猜豆豆的游戏,忽然外面管家来报,说有从郑国来的家仆,给郑容带来了东西。
郑容算是刚刚从那场刺破人心的悲伤中恢复过来,此人的出现无疑是在伤疤上又砍了一刀,郑容本不想见,但是后来她又想了想,毕竟带来的东西还可以享受一下,于是下令让这些人进来。
衡湖小院的门打开了,当先的是一名小厮,看起来年纪轻轻,先是给郑容施礼道:“拜见公子。”
接着让一些挑着担子的采参客走了进来,最后还跟着一群乞丐。
小厮见郑容要发怒,连忙请罪道:“这些乞丐跟了一路,并不是要钱的,而是听说这些东西是送给小姐的,于是这些乞丐一路护送过来。”
郑容一听,立即让人把这些乞丐也全都请进来,准备些吃喝的东西招待一下。
然后这些人进了院子之后,先是把郑容围在了中间,接下来就亮出刀枪,在衡湖小院中大开杀戒。
郑容正要挣扎,就被一棍子敲在后脑勺上晕了过去。
那个小厮,也就是小家丁找了枝笔,在纸上写下四个大字:“速来濮阳”。
然后这伙人就带着郑容快速离开了。
秦朗每天都要去衡湖小院一趟,一来是送饭,顺便问问郑容最近怎么样,适不适应。二来是躺懒,政务上的事情有内阁解决,他完全可以撒手不管。
就连今年和明年的规划都已经做完了,内阁完全按照规划在走,每一步都很稳很扎实。
秦朗也很欣慰,所以就有更多时间去找郑容。
最近郑容的身孕已经更明显了,秦朗很在意她的身体状况,每天都要看望几次,并且陪着她在湖边走一走,散散心。
可是今天他来到衡湖后,感觉十分的不对劲,往日总有些动静的小院,今天没有了任何声息,到处都死一般的寂静。
进了院子,惨烈的景象把秦朗吓了一跳。
派给这里的下人全都遭了毒手,尸体横七竖八躺了一地。
原本郑容每天都坐在院中的长椅上看湖水,现在椅子上空荡荡,只留下了一张白色宣纸,上面写了四个大字:“速来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