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红楼梦红楼醒 > 第105章 流民

第105章 流民

    王嬷嬷语气中的坚定,甄老太妃自然能够听得出来。


    但是她没有说什么。


    如今和自己一同在宫中谋划的也就只有这一个故人了,心中多少也会有些默契吧!


    这样想着,甄老太妃拍了拍王嬷嬷的手,安慰的意味明显。


    “若非甄家没有合适的女儿入宫,那么如今我也不用在贾家的女儿身上费尽心机。”


    “如今她已然有孕,等到孩子生下来,便抱到我身边养着……”


    “也就不怕他们贾家有什么其他动作了。”


    王嬷嬷:“主子说的是,他们贾家做官最高也不过一个贾珠,而且还是每日应个景的差事,皇帝也是找个借口将人拘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要不有您在后宫庇护着,他们贾家的女儿怎么能在后宫安安稳稳的过着!”


    主仆两人的话,随着外面的轰隆雷声,便隐了下去。


    ……


    忠顺王的救灾,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但是东山的百姓并没有好起来多少。


    依旧还是有流民陆陆续续的来到京郊,甚至连在京城乞讨的乞丐也变的多了一些,城门司便发挥了他的作用。


    将流民全部拦在了外面,流民便只能在城外和京郊讨饭。


    还是贾珠提了一嘴,李纨第二日便去向王夫人和老祖宗说起想到城外施粥。


    李纨恭敬的端茶倒水,奉给贾母和王夫人,然后说道:“昨日大爷与我说起,现在城外有许多流民,东山那边大旱,实在是没有活路了,才抛家舍业的来到京城寻口饭吃。”


    “只是如今京城戒严,他们也没有办法进城,长久的聚集在城外,也是可怜。”


    “我就想着,我们家那些下人吃的米,还有许多,不如支两三个粥棚,一来给这些人一个活路,有了力气才好找活干不是?”


    “二来,我也是想着宫中的贤嫔娘娘有了身孕,我们这样做也是给她和肚子里的孩子积福不是?!”


    话说到这份上,众人自然不可能不答应。


    贾母笑着说道:“还是你想的周到,我们虽然不能像他们男人似的出门建功立业,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毕竟还是没问题的。”


    李纨自然不敢居功,只能说反复说是贾珠提醒的自己。


    王夫人笑了笑:“好孩子,你也不用这样谨慎,你们夫妻本就是一体,他说的,你做,这才是正好。”


    李纨红着脸答应了下来。


    自从贾珠纳了尤三姐后,王夫人倒是对李纨和蔼了许多。


    得到允许后,李纨和王熙凤自然是张罗着开始做了起来,安排人搭粥棚,运米熬粥,这些事情吩咐下去下人们自然会做起来,倒也是她们两人做惯了的事情。


    粥棚不出一天就搭好了,当第一锅粥熬出来后,城外的流民就已经争抢着上前想要吃粥了。


    这种情况贾珠也早早的料到了,在粥棚搭建好的时候,便派了传武带着人去了看护着。


    这不现在就用上了。


    几个家丁护卫带着刀,往那里一站,流民们也愿意安静下来听话了。


    李纨:“我们准备了粥,排好队,一个一个领。”


    “家中的小孩,我们会多给一个馒头。”


    话说完,流民也就排好了队伍,哪怕是有些想要抢夺的成年男子,也被护卫们按住了。


    流民们一个一个领了粥,便在墙根,树下或者什么不碍事的地方坐下,一点一点喝着。


    肚子里有了粮食,身上多少也会有一些力气,能够活下去,只是再多的力气却没有了。


    贾珠下朝后,来到城外粥棚,看着这些流民的模样,心中不免有些震撼。


    在现代他并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偶尔有新闻听到有人饿死,大多也都是被虐待之类的饿死。


    而如今在他眼前的这些人,却能够让他真真正正的感受到那种为了活着的挣扎。


    贾珠坐在轿子里,心中便是莫名的荒凉之感。


    李纨远远的便看见了有轿子,距离近了以后才知道是贾珠的轿子。


    放下手中的汤勺,便迎了上去。


    “大爷今日怎么来了?”


    贾珠夫妻李纨,两人相携走入粥棚,说道:“我今日下朝,想着你们第一次开粥棚,或许会有些忙乱,就想来帮帮忙。”


    说着环视一周,笑了笑:“但是看如今这个样子,我好像也没有什么能帮得上。”


    王熙凤笑着对贾珠行礼说道:“大哥哥说的哪里话,若非大哥哥想的周到,给了我们许多护卫,恐怕也没有现在太太平平的施粥。”


    李纨也笑着点头说是。


    贾珠笑了笑,没有说话,心里想的却是,人饿极了什么事情做不出,高门大户的太太小姐们哪里知道这些的可怕。


    史书的记载无非是“大旱,人相食。”五个白字黑字,但是现实却是血淋淋的残酷。


    贾珠坐在粥棚内的后边,看着王熙凤和李纨带着人施粥。


    但是这总归不是什么长久的法子。


    人是不能靠着别人的施舍过活的,但是流民的数量在增加,京城中自然不可能让他们进去。


    也不知道忠顺王的救灾到底进行的如何,若是城外流民的数量再继续增加,恐怕就要造成混乱了。


    而与此同时,忠顺王在府中,下人们将一沓地契呈给王爷。


    管家说道:“这些都是东山那边的地契。”


    忠顺王翻了翻说道:“东山那个地方适合耕种,怎么才收了那么点的地契?”


    管家恭敬的回话,脸上还带着些为难:“有人比我们先下手了,而且盯上东山这块肥肉的也不仅仅是我们,还有……”


    忠顺王没等管家把话说完便明白了。


    朝东山插手的人,不止他一个,人人都分一杯羹,最后拿到手的自然就少了。


    管家见自家王爷没有再说什么,便松了一口气,收好地契便退了下去。


    忠顺王也起身朝外书房走去。


    那里已经有官员在等待了。


    小皇上让他负责东山救灾的事情,总不能他这一把老骨头亲自去东山那个地方,还是要手下的人来做事呀!


    忠顺王刚走进书房,众位官员立刻起身躬身行礼,大声问安。


    “给王爷请安!”


    忠顺王笑着,抬手:“众位免礼。”


    “在家里不用那么多礼,我没有那些讲究,坐,坐,都坐吧!”


    “众位负责东山救灾的事情,现在进行的如何了?”


    官员们一一汇报。


    “粮仓已经按照命令开仓放粮了,并且也将粮食分发了出去。”


    另一个官员继续紧接着说道:“正在的三百万两白银,也已经分批次运了出去。”


    “一切都按照王爷吩咐的那样,一样一样进行着。”


    “……”


    忠顺王一边吹着茶碗里的茶轻啜一口,脸上的表情并没有丝毫的变化。


    等到众人说完后,他才开口说道:“有劳诸位了。”


    “如今百姓受难,各位也就辛苦辛苦,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


    听到王爷这样说,众人立刻起身连说“不辛苦,不辛苦!”


    忠顺王说了一些场面话后,便让官员们离开了,然后对着帘子后面的幕僚说道。


    “将他们说的一一记录,写个折子吧!”


    “也让皇上了解一下事情进行到哪一步了。”


    说完就走了,幕僚收拾了一下记录的纸张,也回到自己的小书房开始写折子。


    忠顺王养了不少幕僚,或者也可以说是代笔的书生。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久考不中,但家中也没钱再支持他们继续考了。


    这些人,便会在京城中挑选要投靠的势力。


    而京城之中要说现在最得皇帝喜爱,地位也高的,那也就只有忠顺王了。


    所以来投靠的人也是最多的。


    而这些幕僚最大的作用的就是给忠顺王出谋划策,并且书写文书奏折。


    若是得了老王爷的青眼,有很大的可能做个官,那么他们在王府下的功夫也就没有白费。


    奏折很快就写好了,我忠顺王看过后,没有什么问题,便递了上去。


    奏折上自然是一片安好,皇帝便将这件事放开了。


    但是皇帝不知道的是,城外的流民并没有减少,甚至还在增加。


    而这些,都是居住在紫禁城的贵人们所不知道的。


    贾珠三五不时便回到城外,看着这些流民,城门司不允许他们进城。


    他们只能在城外驻扎着,但总归不是一个长法。


    甚至到了后面,贾珠已经不让李纨和王熙凤还有府里的小丫鬟们去城外亲自施粥了。


    而且,也断掉了给他们的馒头,每日只给两碗白粥。


    只能够保证这些流民活着,却不能让他们有多余的力气去做其他事情。


    这日,贾珠没有坐轿子,而是带着传文一同走到城外粥棚。


    他担心的事情总归还是在发生着。


    三五个男人,喝完了自己手里的粥,开始打量着领粥的人群,很快他们就选定了目标。


    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他刚领了一碗粥,小心翼翼的端着朝大树下的一个女人走去,想来应该是他的母亲,旁边还有一个容貌相似的小女孩。


    男人们立刻向前,朝那个小男孩走去,不等他反应过来就抢走了小男孩手里的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