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焉能不知道堂弟如今的模样是何原因,对方只是不想再想起多年前那些事而已。
既然如此。那就先作罢吧。
离开春风楼没过多久,苏通判也下走下了楼。
临走之堂兄对他说的那番话,不时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洛家小郎君不简单,你最好不要得罪于他!”
“因为他背后站着我们永远也得罪不起的人!”
仅仅这么一句话就让苏通判骤然心惊。
他原本以为堂兄只是对洛家感兴趣,对凉州城发生的这一切好奇而已。
现在看来,对方肯定是知道些什么。
最后的那句劝告算得上暗地里的帮忙了。
永远都得罪不起,这句话越想就越安心。
堂兄或许还不知道,自己早就已经站在了洛家这条船上。
苏通判再次为自己当初的选择觉得值得。
等他回家以后,苏通判看着儿子苏安在写写画画,桌子上铺满了一张张的写满字迹的纸,不免走近去看。
“你这是在做什么?”他问道。
苏安抬起头,先是恭敬的问安,随后答道。
“父亲,这是接下来的计划,九霄说明年她可能会去京城参加武举,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想和我们一起去。”
“儿子也要去京城参加文举考试!现在在制定计划!”
苏通判满心欢喜,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他走过去轻轻拍了拍苏安的后背,温和的道。
“我儿一定会成功!”
没有夸张的加油打气,没有不屑一顾的瞧不起,只有义无反顾的相信和支持。
苏安重重点了点头。
“儿子绝对不负您所望!”
温馨的气氛在苏府中蔓延,凉州城也处于战争胜利,百姓衣食无忧的状态。
好日子并不是发生在每个地方,这时候的京城已经随着凉州奏折的到达乱了套。
朝堂上,小皇帝看到大殿的氛围紧张又有些剑拔弩张,他的表情也比平时严肃了许多。
静静的看着文武大臣们因为几封奏折而吵的不可开交,他就总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并没有什么存在感,就是一个无情的,没有权力,更不受重视的傀儡。
已经过去一个多时辰了,他的屁股似乎都粘在龙椅上了。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很多时候他都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一定要争个高低。
如果这件事影响很大也就算了,他可是见过太多无关痛痒的小事让这些人争执不休。
“尔等休要胡说,陛下怎么可能会相信这种谎话?”
“胡说什么,凉州奏折都已经到来,难不成这还是他人仿制不成?”
“这有什么不可能?”
“或许也可能是有歹人胁迫凉州太守所写!”
看着大殿之上的众位大臣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辩解着,小皇帝眉头紧蹙,心烦得厉害。
今天朝堂上乱成一锅粥的起因就是收到了一个开自凉州的八百里加急。
奏折是谢丞相率先去看的。
看完以后他迟迟没有说话,直到其他人也打开了奏折。
“凉州击退北襄大军,如今已经取得胜利!”
“我的天!”
小皇帝还记得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文武百官都愣在了原地。
凉州是一个怎样的州府,小皇帝这些年来道听途说也知道一些。
贫瘠荒芜,人烟稀少,民风彪悍,无论从哪个角度想,都没有人明白是凉州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是怎么赢的。
“也许真的是道祖保佑呢!”有人小声说着。大殿之上传信效果极好。这句话刚说出来,就有人反怼。
“呵呵,这年头还真的有人相信什么三清道祖,相信所谓的神灵庇护?”
嘲笑的言语立刻响起,这让刚才说话的官员红着脸躲进了队伍里。
也不知是被气的还是其他。
奏折的内容被当众展示以后,许多人都知道了凉州太守说的那句,击退北襄全靠皇恩浩荡,靠道祖保佑。
具体的内容还有很多,但是听着对方后面的话还是一句又一句的在讲述那些感恩之言,便有人提出别再听了。
“侯爷征战沙场这么多年,也相信会有神灵出现,庇护我们两周吗。”
谢丞相的声音悠悠响起。
秦川冷哼一声,像是没听出他话语中的讽刺之意。
“道祖是否显灵不是你我说说就能决定的,此番战事以少敌多,必然会写入史册!这才是真正的政绩!”
谢丞相原本还在得意,随即当场愣在原地。
记入史册?
怎么不会呢?
一万大军对上五万,经历了饥荒的边境之城对上兵强马壮的北襄锐师,高下立见。
谁能想到结果会有一个惊天大反转?
看到秦川眼里的嘲弄,谢丞相一时之间也不知是怎样的滋味。
他也不再说话了,任由身后的文武百官吵怼天怼地的争吵。
朝堂之上,官员们争执不休,听在小皇帝的眼中却觉得很是可恶。
他想早点离开金銮殿,但是母后说过,只有等文武百官说完了事才能走。
他不止一次在心中想到这件事。
如果他不是皇帝,就只是你和简简单单的民家男子该有多好!
小皇帝继续忍耐着,手臂的青筋都差点暴起。
过了好一会儿,待文武百官说的嘴皮子都干了,他才连忙问道。
“众爱卿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见缝插针的一句话让大臣们愣在原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陛下,臣无事启奏!”秦川第一个回答道。
不愧是他的亲舅舅!
小皇帝在心里笑着,对上秦川的目光,立刻露出了感激之色。
“臣也无事启奏!”谢丞相也连忙开口。
两人都这么说,他们背后的文武百官都不需要询问就知道不能再继续对着干了!
两队人马极为默契的闭上了嘴,甚至于同时说道,“臣也无事启奏!”
小皇帝轻轻靠在龙椅上松了口气。
终于要结束了!
他不知道的是,这件事在大殿之上的争执才结束,在京城四下的传播又开始了。
不到一天,京城上下都流行着一条消息。
“北襄大败,真的假的?”
“不是说北襄这次出动了好几万的军队,敌众我寡,根本就没有打赢的可能,才派了使臣前去议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