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白棉花 > 第7页

第7页

    李志高青白着脸站起来,也许是激动,也许是恐惧使他声音又尖又细:


    “方碧玉不能走……她打得好!打得妙!打出了临时工的威风。临时工也不是你们锅里煮的地瓜,愿意怎么捏就怎么捏。我的话讲完了。”


    有人怪声怪气地嚷了一句样板戏台词:


    “老九不能走!”


    好多人都嚷:


    “老九不能走!”


    我也跟着嚷了一句。


    厂长气得浑身肥肉哆嗦,巴掌拍着屁股说:


    “反了你们!反了你们!”


    “我们不干了,受这个窝囊气,不拿我们临时工当人!”有人大声煽动。


    支部书记一看事不好,连忙安抚打圆场说:


    “方碧玉坚持正义,不畏黑大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教训了刁民,打出了棉花加工厂的威风,基本上是件好事。厂长说开除你不过是开个玩笑吓唬你,要你不要再跟男人打架,怕你吃了亏。临时工正式工包括干部子女大家都是阶级兄弟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方碧玉你不要胡思乱想好好干活厂里不会亏待你。散会吧散会吧散会。”


    方碧玉冲着支部书记鞠了一躬,说:


    “天大地大不如您的恩情大,谢谢您。”


    我叔叔说支部书记回到办公室把厂长训了一顿,说他差点惹出大乱子,这年头闹出个罢工事件咱都得倒血霉。厂长说这个方碧玉真不是盏省油的灯。


    我叔叔骂我不成器,狗屎抹不上墙,死猫扶不上树,天生是个出大力的材料。


    两天之后,“铁锤子”对我说:


    “马成功,不用你司磅了,到皮辊车间找郭主任吧,以后你归他管。”


    郭主任是个满脸麻子的半老头,正式工人。他会唱京剧《苏三起解》,咣采咣采咣咣采!还带锣鼓家什呢。麻主任说:


    “小兄弟,抬大篓子去吧。”


    据说现在的棉花加工厂都安装了吸风设备,只要把粗大的铁筒子插到棉花垛上,棉花便会源源不断地进入车间,再也不用抬大篓子了。


    那种大篓子用竹片编成,长方形,宽约一米半,长约三米,高约一百二十厘米,两头缀着铁鼻子,中间横穿一根大槓子。单看看这套家什就吓你一跳。抬一天大篓子可挣一元三角五分钱。


    都怨我自己不争气,得罪了“铁锤子”,也可能连带着得罪了厂长,丢了好差事,由脑力劳动者变成了体力劳动者。幸好我是苦出身,干活干惯了。同时被贬到车间抬大篓子的还有李志高,毫无疑问他是因为在大会上为方碧玉辩护才丢了在维修车间磨皮辊的好差事的。


    他深刻地对我说:


    “小马,你感觉到了没有?这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斗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真理与谬误的斗争。”


    我激动万分地说:


    “李大哥,我感觉到了。”


    “你真的感觉到了?”他怀疑地问道。


    “真的感觉到了,”我急忙说,“跟着你,我可是天天都在进步。”


    “好,好。”他说,“斗争刚刚开始,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你怕不怕?”


    “不怕。”我说。


    他拍拍我的肩膀,说:


    “好样的!”


    “李大哥才是好样的呢!”我说。


    老天开眼——也许是郭麻子的有意安排,我们和方碧玉一个班。这个班的时间是晚九点到凌晨六点,零点时休息半小时,食堂有热玉米面粥卖。


    我不知道李志高心里怎么想的,反正我心里挺高兴。


    夜里就要上班抬大篓子啦,尽管我在当司磅员时多次看到那装满棉花的大篓子像山一样压在两个健壮男子的肩上,压得他们趔趔趄趄,像两只醉酒的小狗,知道这碗饭不好吃,是绝对苦力的干活,但一想到能够时时见到方碧玉,便生出无数的渴望来。


    我睡不着。我知道方碧玉与我只隔着十厘米,从看不见的fèng隙和能看见的fèng隙里,我听到方碧玉均匀的唿吸声。她在睡觉,为上夜班做准备。


    李志高也没睡着,就着高吊在樑上那盏昼夜不熄的电灯泡的昏黄灯光,他趴在被窝里,只露着脑袋和一只手,一个小本子摆在枕头上,他在写什么东西呢?李大哥绝非久屈人下之人,他那么深刻,那么有思想,脑袋瓜子生得那么圆……跟他拜了兄弟,肯定要沾光……


    我还是迷迷煳煳地睡过去了。


    警卫班冯结巴披着黑大衣抱着破步枪踢开门,大声叫:


    “起……起床……该……该换班了……”


    警卫班负责提前半小时把上夜班的人叫醒。


    用枪托子捣着女宿舍的门板,冯结巴继续叫:


    “起……起床……该……换班了……”


    据说现在的棉花加工厂都安装了吸风设备,只要把粗大的铁筒子插到棉花垛上,棉花便会源源不断地进入车间,再也不用抬大篓子了。


    那种大篓子用竹片编成,长方形,宽约一米半,长约三米,高约一百二十厘米,两头缀着铁鼻子,中间横穿一根大槓子。单看看这套家什就吓你一跳。抬一天大篓子可挣一元三角五分钱。


    都怨我自己不争气,得罪了“铁锤子”,也可能连带着得罪了厂长,丢了好差事,由脑力劳动者变成了体力劳动者。幸好我是苦出身,干活干惯了。同时被贬到车间抬大篓子的还有李志高,毫无疑问他是因为在大会上为方碧玉辩护才丢了在维修车间磨皮辊的好差事的。


    他深刻地对我说:


    “小马,你感觉到了没有?这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斗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真理与谬误的斗争。”


    我激动万分地说:


    “李大哥,我感觉到了。”


    “你真的感觉到了?”他怀疑地问道。


    “真的感觉到了,”我急忙说,“跟着你,我可是天天都在进步。”


    “好,好。”他说,“斗争刚刚开始,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你怕不怕?”


    “不怕。”我说。


    他拍拍我的肩膀,说:


    “好样的!”


    “李大哥才是好样的呢!”我说。


    老天开眼——也许是郭麻子的有意安排,我们和方碧玉一个班。这个班的时间是晚九点到凌晨六点,零点时休息半小时,食堂有热玉米面粥卖。


    我不知道李志高心里怎么想的,反正我心里挺高兴。


    夜里就要上班抬大篓子啦,尽管我在当司磅员时多次看到那装满棉花的大篓子像山一样压在两个健壮男子的肩上,压得他们趔趔趄趄,像两只醉酒的小狗,知道这碗饭不好吃,是绝对苦力的干活,但一想到能够时时见到方碧玉,便生出无数的渴望来。


    我睡不着。我知道方碧玉与我只隔着十厘米,从看不见的fèng隙和能看见的fèng隙里,我听到方碧玉均匀的唿吸声。她在睡觉,为上夜班做准备。


    李志高也没睡着,就着高吊在樑上那盏昼夜不熄的电灯泡的昏黄灯光,他趴在被窝里,只露着脑袋和一只手,一个小本子摆在枕头上,他在写什么东西呢?李大哥绝非久屈人下之人,他那么深刻,那么有思想,脑袋瓜子生得那么圆……跟他拜了兄弟,肯定要沾光……


    我还是迷迷煳煳地睡过去了。


    警卫班冯结巴披着黑大衣抱着破步枪踢开门,大声叫:


    “起……起床……该……该换班了……”


    警卫班负责提前半小时把上夜班的人叫醒。


    用枪托子捣着女宿舍的门板,冯结巴继续叫:


    “起……起床……该……换班了……”


    十一年后,我与成了一级厨师的冯结巴冯飞扬在火车上邂逅相遇。他又白又胖,穿着一身呢子制服,手腕上戴着一块足有三两重的大手錶。


    通过简短交谈,我知道他后来在舅舅的安排下,去了滨海油田,成了正式工人,先当炊事员,又进烹饪技校,去过香港、新加坡,回来评上一级厨师,娶了党委书记的女儿,生了一个胖儿子。话题自然转到棉花加工厂,他说:


    “那时过的真是狗都不如的日子,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我很知足。你不知道我们家当时有多么穷。别人还从家背点玉米面投到食堂里,正儿巴经地拿着粮票打几个窝窝头吃,我们家里连地瓜干子都吃不上。背着人,啃点菜糰子,喝点开水,就算一顿饭。看到那些正式工吃馒头,馋得我呀,他妈的,眼泪鼻涕一块儿流。不瞒你说,有一次,实在饿极了,我跑到榨油车间去喝过棉籽油,一次喝一铁瓢。肚子受不了,肛门没了约束,不知不觉就流了油……”


    我们一起笑了。


    这小子现在是头髮乌黑,像在油里浸过一样。我们忆着苦,思着甜,话题自然转到方碧玉身上。


    “她死得好惨……”我说,“那么好的一个人,落了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你认为她死了吗?”冯结巴问我。


    “怎么?难道她没死?”我惊异地问。


    “她死在什么时候,你还记得吗?”


    “永远不会忘记!”我说,“她死于那一年的一月二十五号,那天正好是腊月二十三,‘辞灶日’,过小年。”


    “我认为方碧玉没死。”冯说。


    “她的身子都被清花机给打烂了,你还说她没死。”


    “她没有死,像她这样的女人决不会自杀!”


    “别说梦话了。”我说。


    “你还记得那个被皮辊绞死的女工吗?”


    “记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