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以为宜解党禁,益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军士。帝从之。
——《后汉书?皇甫嵩列传》
—————————————————————————————————
“大汉中央禁军分南北,南军负责大内禁宫防卫,动不得,北军五校交由卢植统领。按说老夫理应是无兵可领!”
皇甫嵩的话,听得吕布眉头微皱。
不错!
直属中央的南北二军,南军动不得,北军给了卢植,那皇甫嵩这数万战力一般,但装备着实精良的大军,又是哪里冒出来的?
“这是老夫……舍了老脸,走了蹇硕的门路,求来的!”
皇甫嵩没有故弄玄虚的意思,直接揭晓了答案。
“蹇硕?”
吕布听了,更是不解。
蹇硕,他当然知道是谁,西园八校之首,上军校尉!
可是,西园八校,这不应该是几年后的事么?
“陛下与蹇硕,有意在南北两军之外,另设新军,于是,找上了老夫……”
一桩牵涉到天子与大将军之间,兵权之争的朝堂秘闻,在皇甫嵩的讲解下,渐渐的,呈现在了吕布面前。
原来,当今天子因为某些原因,不满何进,有意在大将军管辖的南北两军之外,另设一支新军。
但是,设立新军,又岂是想设,就能一下子设立出来的?
兵、马、钱、粮,缺一不可!
当然了,这些东西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是难事,但对于灵帝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问题。
想要如愿设立新军,困扰灵帝的,是两个更为棘手的问题。
首先,是另立新军的理由。
中央设南北二军,南北二军受大将军节制,此乃大汉数百年来的祖制!
若没有合情合理的说法,另立新军,必定是会受到,以大将军为首的朝臣们,强烈的反对。
而年初的黄巾之乱,恰好是天赐良机,给了灵帝这个千载载难逢的理由。
不光如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灵帝甚至没有动用国库的一分一毫,所有的新军花费,全是自掏腰包,走的是内库的账!
第二,新军设立后的归属问题。
理论上来说,大将军统管天下兵事,不管新立多少军队,到头来,都得交由大将军掌管。
可灵帝另设新军的目的,就是为了分何进兵权,又岂会将好不容易设立的新军,交到何进手上?
好了,问题来了。
既然不想交到何进手上,那交到谁的手上呢?
答案是,谁都不交!
新军,留在灵帝自己的手上!
至少,名义上,新军的最高统帅,得是灵帝自己!
当然了,身为天子,自然不会御驾亲征,得找人来代为掌管。
小黄门蹇硕,身为阉人中少有的孔武之人,自然而然的,进入了灵帝的视线。
而蹇硕虽然深得灵帝信任与赏识,但真要让他统兵作战,未免又有些儿戏了。
于是乎,蹇硕需要一个精通兵法,同时又不属于大将军何进一系的将领,便浮出了水面。
此时,素来清高,不愿结党营私的皇甫嵩,便成为了最佳的人选。
可是,一旦答应与蹇硕合作,皇甫嵩必然被贴上阉党的标签。
这也正是皇甫嵩,耿耿于怀的地方。
“想不到老夫半世清明,最后会落一个阉党的名头……”
皇甫嵩自嘲一笑,却又不见多少后悔的神情。
“将军心怀天下,不顾个人清誉,奉先,实在佩服!”
之前吕布都以布自称,乃是平辈相交的意思,从潜意识里,其实并没有把皇甫嵩对,当作是值得尊敬的前辈。
如今听到这里,吕布却对皇甫嵩肃然起敬,连自称,都下意识的,改成了奉先。
“知我者,奉先也!”
皇甫嵩老怀畅慰,感叹道:“人生能得一知己,夫复何求,夫复何求啊……”
“奉先……愧不敢当……”
吕布却是有些惭愧。
不止是他对皇甫嵩有所保留,更是因为他扪心自问,以他的性子,绝对拉不下脸,去与蹇硕虚与委蛇。
哪怕蹇硕背后,站着的,是灵帝。
上一世,为了荣华富贵,吕布已经低够了头,弯够了腰。
这一世,他可不想再干违心之事!
没有人,可以让他低头!
没有人,可以让他弯腰!
哪怕是,灵帝,也不行!
不错,这一世,在吕布的心里,别说是丁原、董卓了,即便是当今天子汉灵帝,都没有资格,成为他的主公!
当然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吕布虽然不会为了所谓的大义委屈自己,去与蹇硕之流虚与委蛇。
但是,他对皇甫嵩的做法,还是深表佩服。
“奉先呐,老夫……其实……很是替你担心……”
皇甫嵩欲言又止,显得很是犹豫,与方才畅所欲言的样子,判若两人。
“将军,但讲无妨!”
吕布知道,以皇甫嵩的性子,若非事关重大,绝对不会如此惺惺作态。
“罢了!”
皇甫嵩仿佛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毅然开口。
“奉先,此去洛阳,务必要小心!”
皇甫嵩面色凝重,低声道:“若是有可能,接受封赏后,一定要尽快远离洛阳,这个是非之地!”
“将军,何出此言呢?”
远离洛阳,可不是吕布想要的!
在他的计划里,洛阳,正是他需要好好经营的地方。
他要在董卓进洛阳前,积蓄足够的力量,不管是军事上的,又或是政治上的。
可皇甫嵩接下来说的话,却是让吕布突然产生了一种,想要推翻之前全盘计划的冲动。
“洛阳,将有剧变!”
皇甫嵩下意识的,向帐帘处扫了一眼,以几不可闻的声音,凑近吕布道:“陛下,明面上是另设新军,骨子里,是要另立太子!”
“什么?!!!”
饶是吕布沉稳过人,亦不免被皇甫嵩这话中的惊天秘闻,给震的面色一变。
“何进,之所以是大将军,凭借的正是他胞妹何皇后,何皇后之所以是皇后,凭借的,正是当年,替陛下诞下了唯一的皇子,也即是太子辩!”
既然说开了,皇甫嵩也就无所顾忌,将事情的原委,全给吐露了出来。
“原本陛下子嗣艰难,所生皇子悉数早夭,于是皇子辩,便成了皇太子的不二人选!”
“可太子辩自小养于宫外,举止轻佻,素来不得陛下欢心。”
“后宫王美人,于前些年秘密诞下皇子协,由董太后亲自抚养于永乐宫!”
“如今皇子协,天资聪颖,知书达礼,深得陛下欢心!”
……
最后,皇甫嵩用细若蚊吟的声音,盖棺定论。
“陛下换储之心已定,另设新军,便是最好的明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