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霄云府,八把椅子上端坐着龙虎山辈份最高的道士,他们大多头发花白,老态龙钟,只有少数不是长白头发而是黑色短发,但是鬓角也多是花白。虽然他们样貌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件事却是相同的,那便是同样身披紫金道袍。
不算漠北天门观,整个闽中大大小小的道庭一共有三十六个左右,其中大多都有着年头和历史。但都只是地方出名而已,换到别地大多无人知晓,但这三十六个之中唯有两个道庭被天下人所熟知。
武当与龙虎。
这两座道庭远远甩开了其余三十四个道庭,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整个大陆可能只有漠北的天门观可以与它们相提并论。
但是二者却因理念不同,不相为谋。除了百年前武当七侠与上上代天师那场窥探天机的合作外,近些年也只有武当掌教的师弟吴重楼来过这里讨论道教真理。其余几百年武当与龙虎再无交集。
武当讲究清修,修身修人再论天。当下便是缘,身后事勿念。
龙虎常念结果,逐去一切不相干的事情,目标便是成仙。见天路便是成功。
一个喜欢过程,不论结果。
一个追求结果,不问过程。
自然二者渐渐疏远,这种分歧便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武当的创始人,被世人称为先生的东方朔。
那时候东方朔与他的师弟,讨论什么是道。
东方朔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四。但是道是始终,始终源于我,我本是道,何谈追逐?”
这句话却遭到了他师弟的反驳:“既然师兄是道,那我岂不是一直追逐师兄?道应该在于天,我等追逐的便是仙,成仙利民,方是大道!”
此后二人就这样争论不休,整整十日都在龙虎山,莲花峰日出而至,日落而去。最后还是没有说服对方。
无奈找到了他们的师父,龙虎山第一代天师张道陵。
后来的事只有东方朔和他的师弟,以及张道陵知道,后人不知,龙虎也未曾记载。
人们知道的只是,龙虎山天师继承人骑鹤下龙虎,游历草原与中原。最后停于雪峰山。创立武当,改雪峰为武当。
人们还知道,龙虎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未等来天路,终成遗憾。他的二徒弟成为第一个登仙之人。
直到东方朔被世人冠以先生之名,离世之后,武当与龙虎几百年未曾交集。
有人猜测可能也是因为两山过远,一个在西北,一个在中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骑鹤而行,所以才百年无任何交集。
武当山因为习于清修,所以山上之人大多随性,对衣服不太注重,也是因为香客们投来的钱,有多有少,武当也从来不计较,即便是规矩大于天的沉以轩,也乐意给身无分文但心诚的人递上一柱香。
武当便是这样,从不计较,却未有失去。
龙虎却大不相同,相比于武当的清贫如洗,龙虎从来都是出手阔绰,同为千年的道教祖庭,龙虎的规矩,远远超过不愿计较的武当,这也是历代皇帝都喜欢向龙虎伸出橄榄枝的重要原因。
龙虎不在乎是否入世或出世,他们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目标修仙得道,其余都是过眼云烟。
所以才有了近百年来与朝廷相互交织的场面。朝廷也乐于帮助龙虎成为道教祖庭,压制武当,虽然武当从不在意,但是朝廷却还是极力保证龙虎的地位,为龙虎造势。所以才有了近几十年龙虎稳压武当的场面。
相对于武当只有辈份却无明细的教条,它和龙虎一对比就好像小孩见到了大人,没有长大一般。
武当掌教陈真的衣服可能都会出现补丁,甚至漏洞,但是却显得平易近人,把他放到人群中,可能并不会有人知道这是掌教,反而觉得这是普通的道士而已。
但龙虎如果走出一个紫金道士,那种气魄普通人都会忍不住跪拜,觉得如神仙一般。就连一个紫袍道士,平常人也会很吃惊,因为一般接待香客的大多都是蓝袍道士,基本不会出现紫袍,所以这种现象也不算特别奇怪。
但是来到龙虎的人都知道一件事,那是来自整个龙虎最高声音的人,天师传出的消息:“不要相信黑袍道士的任何一句话!”
所有龙虎乃至到龙虎烧香的人都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因为“怪道”这个称呼可不是白来的。
如今的黑袍道士穿上了那象征着龙虎最高层的紫金道袍,却也显得一本正经,与之前截然不同。
只是道士还是会时不时向前边的金袍道士吐槽衣服太小,都几年前的衣服了,什么时候给我换一件之类的话
却得不到前面金袍道士的一句回答。
金袍道士知道,本性如此,就算换身衣服,也依旧如此。
踏入霄云府,青年道士主动上前,替老天师开门,老天师淡定踏入。
一瞬间,八间椅子上的老者全部起身,齐声道:“老天师。”
老天师淡定的回道:“都坐下吧。”
八人才缓缓坐下,只是青年道士却感受到了九双眼睛全部恶狠狠的看着自己。
只是他不明白,哪来的九双?
他左右观看,这才发现在练丹部张若身后的师弟张弃元。
老天师闲云若步的走进那张正中间的椅子,淡定坐下。
青年道士也走到那张空着的椅子,一脸笑意的坐下。
府内整整十一人,老天师正入主席,依次排去。
左边第一人练丹部张若,身后张弃元。二人皆面无表情,平视前方。
左二罗盘部张天岁,正摆弄着手中的罗盘,脸色难看,罗盘指针指向了年轻道士的方向。
左三练气部张惑,恶视之后双眼紧闭,双手放在腿中间,气息顺畅。
最边上的则是联部的张兮然,嘴上玩味的看着来迟的年轻道士,嘴唇微张。
右一的便是青年道士,龙虎山最年轻的紫金袍。
右二的则是剑部的霍震峰,他也是所有道士中第二个没有白头的道士,只是双鬓对比张兮然还是发白。
右三的是经部的许文静,也是紫金袍道士中唯一的女性,她此刻也在默默注视着年轻道士,只是相比于张兮然少了几分打量,更多的是好奇。
右四的是客部的沈万元,整个八人中唯一个将目光投入老天师的道士,却不时的打着哈欠。
最后的便是书阁刘子宣,他的目光却投在了那个紫袍道士张弃元的身上,眼神中没有任何意思,只是单纯的看着。
时间就这样流逝着,天师的一句话,将所有人的视线拉了回来。
“诸位,今日叫各位来,是有个重要的决定,想和你们商议。”
“安静!等我说完。”
———————
短短两秒钟,整个霄云府一瞬间炸开了锅,所有人都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天师的话却又如同雷霆一般,重重的的甩给了在座的所有人。
张弃元一脸吃惊的望着老天师,却又努力说服自己天师的决定必然有着道理,他总会支持自己的师父。
年轻道士更是呆在了当场,善于言语的他,第一次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静静的听着众人的议论。
鸦雀无声之后,便是雷声滚滚。转而换之的却是群龙无首。
此刻一个白衣女子,经过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她终于登上了龙虎的最高峰,正一峰。
竖立在眼前的便是龙虎山天师的所在之处,正一庭。
女子蹦蹦跳跳的向前跑去,只是门口的两个道士拦住了她的去路。
其中蓝袍道士一个正色道:“姑娘道门重地,请原路返回。”
“我是来见天师的,麻烦哥哥去通报一声。”
蓝袍道士没好气地说道:“天师是你想见就见的?”
“哦,龙虎山真会摆架子,上一次见那个什么陈真的老头,可没这么费劲。”少女话罢就要转身离去。
可是霎那间,两个蓝袍道士低估了白衣女子,二人应声倒地。
白衣女子拍了拍手,一脸笑意:“呵,和本小姐斗,再多吃几年饭吧!”
随后她从容自若地走进了正一庭,依旧蹦蹦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