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三十四章 逼王厉飞雨

第三十四章 逼王厉飞雨

    贡院外


    此时已是人山人海。


    最靠近金榜的区域,蓝玉带着一众武勋以及一帮义子清了场。


    反正大家还是有地方站的,只是远了点而已。


    至少武勋们觉得挺好的。


    一帮武勋来看放榜,也属实是让读书人开眼了。


    要是他们不穿着明晃晃的铠甲,拿着在太阳下反着光的玩具,那就更好了。


    至于应天府衙役们,只能对这群让他们减少警戒范围的武勋说声,谢谢你全家。反正都是谢,武勋们做的应该没有错。


    等待的过程中,就体现出了大嗓门的好处,一群武勋的议论声总是那么的清晰。


    “俺家那个兔崽子这两个月啥都没学会,真是气死俺了。”


    “哈哈,俺家那个小崽子说这次没考好,哈哈哈,都一样,都一样。”


    “蓝玉,听说开平王妃放话了,要是常升和常森没考上,今天就要被打断腿了。”


    “俺家那个崽子这会又出去喝酒了,气死俺了。”


    武勋们肆无忌惮的讨论着,当然时不时的传出几句美丽动听的c语言,无需在意。


    毕竟朝会上武勋也是用c语言组词造句的。


    终于开始放榜了


    这会蓝玉差点就上去把榜给抢了过来,只是想起了自己姐姐的告诫,又把手缩了回去,不过嘴巴上肯定不停:“你他娘的能不能麻利点,老子都等急了。”


    此时在旁的赵庸也鼓动道:“俺看这群文官就是欠揍,就和那些兵油子一样,揍几顿就老实了。”


    放榜人员哆嗦着双手终于贴完了三榜名单,逃似的离开了这里,实在是怕哪位军爷不开心就把他拉过去一顿友好交流。


    “你们快看,信国公家的中了,哈哈那个汤晟好样的,给俺们争气了。”


    此时王弼大笑了起来:“哈哈,俺们家王德也中了,俺家王德不仅能上马打仗,下马还能中进士,哈哈哈,一会我请客。”


    “快看,快看,开平王家的三爷也中了。”


    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前后共有9人中了进士。


    接着就来到了二榜放榜


    “哈哈俺家崽子竟然中了二榜,今天俺请客。”


    “开平王府的二爷也中了二榜。”


    “魏国公家的徐增寿也在。”


    待二榜放完,武勋们就要打算离开,毕竟他们也知道,最后那三个位置不可能会有他们家的。


    此时不知道有谁说了句:“俺听说,那个厉飞雨是曹国公的亲戚,还放言说必中会元,咱们再等等,哈哈,今儿个开心。”


    “对对对,要是那厉飞雨真中了会元,俺们就去曹国公府贺喜,最好再拉几个文臣过来,哈哈哈。”


    看到放榜的人出来,在几句充满c语言的鼓励下,让这榜贴的比往次都要快,歪了一点也不影响什么。


    “快看,真是那厉飞雨。”


    “俺看那群读书人也没什么,算上厉飞雨俺们这群粗人都能出13个进士。”


    “什么进士,那是状元。”


    说罢一群武勋喜气洋洋的离开。


    当然也没人会和这群爷解释什么是状元,什么是会元。


    反正他们觉得第一名就是状元,好像也很合理。


    待武勋们彻底离开,其他人才开始在榜中寻找自己的名字。


    反正就晚了点时间,又不会改变成绩。


    一时间中榜的,落榜的形成了一副众生相。


    只是包括黄子澄和练子宁在内的大部分人五味杂陈。


    这一科不仅有12个武勋二代高中进士,而且会元被一个武勋的远房亲戚拿了去,更不用说这个厉飞雨在他们这群“正统”读书人眼里,就是读书人中的败类。


    不过无法改变的事实就是,厉飞雨又一次震惊了整个应天城。


    厉飞雨粉丝团则是兴奋无比,奔走相告。


    那些报喜的也是无比开心,去武勋人家报喜给的赏钱自然是很多的。


    曹国公府


    李文忠和李景隆似乎早有准备,这会已在府门口大摆流水席。


    一群武勋很自然的进了曹国公府,当然还有几个被他们在路上“请”来的文官。


    这么开心的事情,人多一点肯定是更好的。


    “你们家那个厉飞雨呢?快出来让俺们看看,真是太给俺们争气了!”


    李文忠闻言,尴尬道:“那厉飞雨还有点别的事情,今天不在府上。下次,下次。”


    武勋们也自无不可,他们根本不在意是厉飞雨还是李飞雨,只要这个第一是他们武勋人家出来的就行了。


    今天还有好几个武勋跑去文官衙门耀武扬威。


    这几天文官们只想躲着这群丘八,更在埋怨黄子澄和练子宁,你们怎么就不能争点气把厉飞雨比下去。


    中举的武勋人家,夜里自是对儿子耳提面命。


    虽然武勋们平时骄横了点,但是这种时候肯定是不会拎不清的。


    二月二十九


    武勋们去武英殿、文华殿向皇帝、向太子谢恩。


    命妇们去坤宁宫向皇后谢恩。


    儿子们则是在华盖殿接受皇孙训话。


    小朱见到这12个武勋子弟,自是无比高兴。


    这次会试老朱和朱标关注的,除了那个第一的“厉飞雨”,接下来就是这12个中进士的武勋子弟了。


    父辈们的名字短时间内也会被皇帝反复念起,至于赏赐反而无关痛痒。


    当日


    应天日报的头版宣布:将展示此次会试的优秀文章,计划分两期特刊,转载此次会试前二十名的文章。


    但是所有的关注点显然被厉飞雨吸引了。


    在今日二版,厉飞雨的最新宣言。


    部分内容概况如下:


    这个会试过于简单,自己只花了总计五日时间就完成了考试。


    八股文只要有手就行,已经整理《厉飞雨八股心得》,并呈送曹国公,并建言国子监可以将此书作为八股教材。


    厉飞雨表示无敌过于寂寞,会试水平太低,殿试不去参加也罢。明日将在应天日报发表两篇自己写的策论。


    自己近几日读书有感于汉唐时期的读书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决定效仿,不日将启程。“这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在最后更是把理学批判的一无是处,并且写下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哈哈,这厉飞雨真是厉害,说中会元就中会元。”


    “这厉飞雨这真是离经叛道,竟然把朱夫子的理学批的一无是处。”


    “我怎么觉得这知行合一很有道理。”


    “我就是想看看厉飞雨写了什么文章,觉得现在八股太简单有手就行。”


    “要是以后国子监真有厉飞雨的八股心得…”


    “那也等他文章刊印以后再说。”


    ……


    此时在讨论的一般都是些“离经叛道”的读书人。


    这些人本想着自己以后仕途无望,但是此刻却是看到了希望。一个最“离经叛道”的厉飞雨竟然在会试中击败了一群自视甚高的理学生。


    黄子澄这些人看到厉飞雨文章的时候,顿时感觉比吃了屎还难受。实在是他们自认为饱读圣贤书,结果竟输给一个把朱圣人喷的体无完肤的大胆狂徒。


    那几个武勋进士则是把厉飞雨当作了偶像,他们眼里曹国公的亲戚就是自己人,支持就行了。


    更多的吃瓜群众,则是期待厉飞雨明天会写出什么策论。


    二月三十


    应天城的各处报亭前早早的排起来长龙,主要也是一群武勋人家的下人被命令过来买报纸。


    知道厉飞雨真实身份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而已。大部分武勋人家还是不知道的。


    但是他们都觉得应该支持曹国公的亲戚,武勋在这件事上同气连枝。


    作为武勋人家,肯定不知道什么是排队,他们又不知道“排队”二字怎么写。


    当那群下人趾高气昂的走了以后,大家也开始正常的排队买报,横竖就当今天报亭晚开了一刻钟吧。


    厉飞雨的第一个话题是湖广开发。


    大多数人看到,是理解不了这种战略性话题的。


    只是一些有点见识的人突然眼前发光。


    小朱先是引经据典,介绍湖广的水文地势,断言湖广将成为大明的粮仓,将来会是“湖广熟天下足”,建议朝廷需要加大对湖广的开发。


    更是断言后续西南还有长期的动乱,开发湖广作为粮食供给基地。


    开发武昌大明中西部的物资中转基地更是意义重大,分析了武昌水路交通上的巨大优势。


    对湖广当地的土司问题提出使用改土归流的政策。


    厉飞雨的第二个话题是盐政改革。


    瞬间引爆了整个人群。


    特别是盐商子弟直言厉飞雨乃是危言耸听。


    小朱大量搬运了雍正盐政改革措施,特别是觉罗氏在福建的盐政改革,并用后世经济学知识系统的解释了超发盐引的危害。


    小朱吸取了某位明朝“圣君”的败家教训,直言切不可将纳粮中盐法改成纳银中盐法。并结合后世教训,以及自己的经济学知识,详细的解答了这一改变的巨大隐患。特别是指出了若是纳粮中盐法、常股和积存、余盐制三法并存,大明经济恐将崩盘。


    建议可以鼓励商人在边塞附近屯田,减少粮食运输成本。


    最后从市场供需角度入手,分析了线行盐引制度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这两篇文章发表之前小朱和老朱、朱标仔细商讨过,朱标也根据明朝实际对小朱的想法做了一些删改。


    对于盐引变化的危害确实是震惊了老朱,小朱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影响,老朱直接把这条写进了祖训录。


    最后老朱询问小朱怎么解决供需矛盾,小朱表示国子监以后会有越来越多这方面的人才。


    这两篇文章的原稿肯定是被老朱烧给了祖宗。


    当日有几个官员上疏言厉飞雨妄言朝政,请夺厉飞雨功名。


    洪武皇帝表示厉飞雨乃是今科会元,不算妄言。


    这几个官员在接下来几个月,因为各种原因被砍头抄家,甚至是满门抄斩,那只是因为他们贪污而已。


    洪武皇帝时不时杀几个贪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不过还是有些官员在拜读了这篇文章后惊为天人,上疏皇帝应该考虑此事,并言厉飞雨此等人才若放任其去游学实在是大明的损失,更有甚者言此人有宰辅之才。


    洪武皇帝只是表示他已经让曹国公去劝说厉飞雨回心转意。


    当然未来这几人都晋升挺快的,毕竟皇帝都喜欢仗义执言的臣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