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重返1998:开局一条鱼 > 第2章 打只野鸡补补

第2章 打只野鸡补补

    李勤先按着记忆跑到了自家田里,这个年代已经经历过分田到户,每家都会有一块地。


    只是他是个五谷不勤的二混子,他爸妈在世的时候这块地还在耕


    爸妈死后他不耕,他老婆一个城里长大的小姐更不会耕地。


    这几年下来这块地就荒废了,如今长满了杂草。


    他在地里看了一会,是块好地,虽然长了杂草,可能前段时间下了雨,地没有干裂,水分还是挺足的。


    有点可惜这地不能买卖,至于种地,他已经很久没有种过了,连上辈子都没有种过。


    上辈子老婆死后孩子们被岳父带去京城,他也进京打拼,只盼着再见到儿女,一辈子都没有再回过村,可惜到死,他们都不肯再认他这个爸。


    这地,他是暂时不打算自己种的。当然,他今天来这也不是为了种地,主要是想挖泥鳅做鱼饵。


    路过的人一开始还以为他变好了想来耕地,还偷看了一会,可发现他是在挖泥鳅,也不除草也不耕地。


    又听说了今早王大宝上他家要债的事,不由得对他多了些鄙夷,经过他时都加快了脚步。


    也不怪他们,毕竟李勤以前就是经常掏鸟蛋、下河摸虾的混子,运气好的时候摸到大虾大鱼也是偷偷在野外自己吃了一点也不分给家里妻儿。


    现在见到他又在挖泥鳅,都以为他又要去捉鱼摸虾吃独食。


    村里人都以种地为生,没什么人会捉鱼摸虾,大家也就觉得只有没事干的二混子才会去做这些事。


    而且村里的人大多是朴实的农民,在农民眼里有地不种是罪大恶极,李勤又从不耕地,让土地荒废这么久,白白浪费一块好地,农民们更不待见他了。


    况且现在留在村子里的还是女人多,她们的丈夫儿子都进城打工了,这一对比,她们更看不起年轻力壮、游手好闲靠老婆养的男人。


    但这些都跟李勤没有关系,他现在只想挖泥鳅捉鱼给老婆孩子补补营养。


    好在这地水分足,到处都有小细孔,他随便找了一处孔比较密集的地方,伸手一挖,就是一捧泥鳅。


    不一会,他挖了许多泥鳅,高兴的往河边走,他记得村里有条小河,刚好可以用家里的竹篓捉鱼。


    本来他是想钓鱼的,现在家里一穷二白,猪鸡鸭这些都没有,家里的钱又被他败的差不多了,想给家里的两宝和老婆吃点有营养的还是鱼虾来的容易些。


    况且前世,他有个热爱钓鱼的朋友,他总和这个朋友约着出去钓鱼,一些生意伙伴也喜欢钓鱼,大家还经常约着野钓。


    有时他们去农家乐玩,也会钓个鱼加餐,偶尔也会用鱼篓、地笼之类的,玩的多了也就有了门路。


    现下家里没有鱼竿,好在有个竹篓,刚好可以拿来捉鱼。


    他拿的这个竹篓就是专门捕鱼的,这是一个腰鼓状的竹篓,不过比腰鼓大一些,竹篓的两头是两个堵头,堵头像个漏斗,细的一头是竹片。


    他把先用钩穿上泥鳅,放入竹篓中,线从竹篓边上穿出。然后将两个堵头扣在竹篓的两端,并拴紧,防止堵头掉开。


    鱼若一旦发现了竹篓里的泥鳅,就想吃掉它们,左游右游会发现从竹篓的两头可以钻进去。


    一旦钻进去后就再也别想钻出来了,因为堵头里边是倒刺状,几乎无口可钻出,只好乖乖地待在里边了。


    这附近还有好几条河,离得也不算远,如果有多几个竹篓倒是可以都放,可惜他家目前就一个,仅有的这个也不大。


    他要想办法多搞几个,还要搞大一些的,一起放,最好是再搞几个能收小虾小蟹的,现在这个收鱼合适,虾蟹就不太合适了,河里的虾蟹不大,像这样的竹篓兜不住,它们容易跑出去。


    放好了饵,他在河边的下游找了个合适的地方把竹篓放了下去。


    村里人虽然不太擅长捉鱼,偶尔想吃肉了舍不得杀鸡买肉也会来这试一试运气。


    可这几年村里男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女人的又忙着种地照顾小孩,不方便下河,小孩们也被家里长辈勒令不准接近河。


    所以这几年基本没什么人捉鱼钓鱼,河里资源还是挺丰富的,想来能有大收获,李勤开心的把竹篓扔在这,就上岸了。


    竹篓收鱼慢,需要一段时间,他打算放下去了明天再来收。


    做完了这些之后他就想别的法子给孩子找吃的了,这鱼篓明天才能收,但今晚他就要让家里妻儿吃上好的。


    他按照记忆找到了一片芦苇地,这块地经常有些野鸡野鸭的出现,他以前摸完虾偶尔也会在这摸到一些野禽蛋。


    没想到运气那么好,刚进芦苇地,他就发现了一只野鸡在觅食。


    他捡了块石头向前走去,悄悄跟着,直到野鸡停下,猛的把石子扔出去,可惜歪了。


    石头打到了附近的地上,发出声响,野鸡受到了惊吓开始乱跑,没想到一头撞在旁边的大石头上撞晕了。


    “哈哈哈哈!没想到运气这么好!真是个笨鸡!”


    李勤高兴的跑上去把鸡捡起来,没想到运气这么好,没打中但是这个笨鸡自己撞晕了。


    他把这只鸡提起来看了看,这只鸡鸡冠小而且尾巴毛全是一个色又短又少,鸡爪也细,看着像只母鸡。


    如果这是只母鸡,那附近说不定有它下的蛋,想了想他又按照刚才跟着母鸡来的路往回走绕了一圈,还真发现了一窝蛋!


    可惜有点少,数了数,只有三个,不过刚好,老婆孩子一人一个,这样想着他美滋滋的把蛋捡起来揣在兜里,提着鸡往回走。


    回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农田里很多人,大伙看着他提着个鸡,有些好奇,但他名声不好,和村里也不熟络,没什么人想去和他搭话。


    有的养鸡人家更是跑回家里点了点鸡,生怕李勤是从他们家里偷的鸡。


    快到家的时候,隔壁家张婶的孙子张娃正拿着两个红薯出来,见着他大着胆子问了一句。


    “叔!你咋提着个鸡!”


    “张娃,叔今天捉了只野鸡,晚点炖汤给你家送一些去。”


    “好!好!谢谢叔!这是俺奶做的红薯!”


    张娃听了高兴的围着他转了两圈,又给他塞了两个红薯。


    “这是俺奶让俺送给大狗二妞的午饭,本来是要早点拿去的,俺家现在就俺奶和俺在家,干活晚了点。”


    “好,叔收下了,晚点来叔给你家送鸡汤,谢谢你和你奶记着我家红旭、暖暖。”


    “红旭、暖暖?”


    “你李婶给两娃起的大名,叔没文化,以前叫着贱名应付,现在孩他娘起了正经大名,就要叫大名了。”


    张娃听着有些羡慕,有个老师妈妈就是好,他爸妈都是没文化的人,也没给他起个正经名字,从出生到现在就一直张娃张娃的叫着。


    一想到陈老师,张娃又有些可惜,陈老师还在村子上教过两年书,村里人大多穷,想读但没机会读。


    陈老师教的那两年也是他们唯一上学的两年,大概这辈子他们也就只能上这两年的学了。


    后来听说是支教结束了,陈老师被调去镇里的学校上课了。


    那么好的人怎么就嫁了李叔这样的混痞子,今天虽然捉了只鸡,可谁知道明天又会怎么样呢。


    这几年他家在李叔家隔壁,他可是听的清清楚楚的。


    李叔醉酒回家对陈老师的辱骂,隔着墙他家都听的清清楚楚。


    想到李勤以前的恶行,张娃塞完红薯就往田里赶,他不想和李勤待太久。


    李勤也不客气的收下了两个红薯,现在已经下午了,两宝还没能吃午饭,杀鸡、炖汤、做饭也都是需要时间的,这两个红薯刚好让两宝先填填肚子。


    他也是特地跟张娃说了两宝的大名,以前他混蛋乱叫,村里人都跟着叫,现在要让村里人都知道两宝有正经大名,不能白费了老婆取的好名字。


    看着张娃又一溜烟的跑回田里干活去了,想来是特地回来送饭给两宝的,李勤心里感激。


    他以前混蛋,要不是老婆人好,得了乡亲们的帮助,两宝都不知道在哪个旮沓饿死了。


    想到两宝还没吃午饭,他急忙回家,刚进门就看到大宝给小宝灌水,他忙把鸡放下,关好门,向两个孩子走去。


    两个宝宝这才发现他回来了,大宝停下了给妹妹灌水。


    小宝看着他手里的红薯,馋的流口水,肚子里也咕噜咕噜的叫着,手指不安分的搅动。


    “粑……粑粑……你回来了”


    这一看就是饿坏了想来个水饱!


    李勤心疼的把红薯剥开喂小宝,又转头看大宝,大宝看着冷静,也在偷偷咽口水。


    他赶紧把另一个红薯也剥开塞进大宝手里让他自己吃,大宝迟疑了一下接过来慢慢的吃了起来。


    李勤很高兴,两个宝宝已经不像今早那样警惕他了,喂完了宝宝们,他又走进院子。


    现在已经是下午了,再过几个小时老婆就要回来了,他要快点把鸡炖好,家里没有米也没有面,今天怕是吃不上主食了,但吃只鸡也不错了。


    带回来那只鸡已经醒了,这会正在咯咯叫的乱窜,两个宝宝也听到了声响,好奇的出来看,暖暖更是黏在李勤腿上,好奇的问他。


    “这是粑粑抓来给暖暖吃的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