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 第018章 伯温乃破曹贼之利剑,岂能轻易示人!

第018章 伯温乃破曹贼之利剑,岂能轻易示人!

    萧和终于上了船。


    所有人都如释重负,无不松了一口气。


    刘备大喜,忙上前扶住萧和,大笑道:


    “吾先得卧龙,今又得伯温,何愁不能匡扶汉室,再兴大汉也!”


    众人皆是大笑。


    萧和入伙之事,就此敲定。


    接下来便是庆功宴。


    诸葛亮,张飞等文官武将,一一与萧和把盏。


    就连关羽,今日难得高兴,也敬了萧和一杯。


    酒宴气氛愉悦振奋。


    三巡酒过,诸葛亮轻咳一声,向刘备眼神暗示。


    刘备会意,放下酒杯,笑道:


    “伯温,关于你的官职,备是这么想的,将原来的军师一职,分为左右军师。”


    “孔明军师为左军师,伯温你为右军师,你看如何?”


    萧和一听,剑眉微皱。


    为了让自己感受到被重视,刘备特意将军师拆分为左右,可见是煞费苦心。


    汉朝虽尊右,但在军中却以左为尊。


    诸葛亮资历比自己老,居左军师,倒也理所当然。


    关键是,萧和他不太想做这个右军师啊。


    倒不是嫌比诸葛亮官职稍低半头,而是觉得这个官职太高了。


    右军师,那就是谋士团中二号人物。


    所受的压力有多大,所肩负的担子有多重,将来要有多费神伤脑,可想而知。


    萧和习惯了朝九晚五,虽不没想着躺平摸鱼,却也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


    他还是喜欢比较有松驰感的职位。


    刘备和诸葛亮见得萧和不表态,又皱起眉头,二人暗暗对视了一眼。


    莫非这萧伯温,是嫌右军师官职太小,心中不满?


    眼眸飞快一转后,诸葛亮忙向刘备一拱手:


    “主公,伯温之才十倍于亮,岂能屈居亮之右?”


    “亮以为,伯温可为左军师,亮为右军师便可。”


    诸葛亮也是大度,当即愿让出首席军师职位,甘居萧和之下。


    萧和一听,忙是摇手道:


    “孔明军师误会了,我可不是嫌官小了,我是觉得主公给我的官有些大了。”


    刘备一怔。


    诸葛亮一怔。


    左右众谋臣武将们,都是跟着一愣。


    从来只有人嫌官小,还从没听说过有人嫌官大的。


    果然是世外高人,想法与咱们这些凡夫俗子截然不同呀…


    众人心中如是感慨。


    “俺说伯温啊,你莫不是又谦让起来了,俺觉着你的能耐绝对当得起这右军师之职,你就别推托了。”


    张飞将酒杯一砸,跳起来嚷嚷道。


    显然他以为萧和是在谦辞。


    众人恍悟,跟着纷纷附合张飞,劝说萧和莫要谦辞。


    萧和心下暗暗叫苦,心想我哪里谦辞了,我是真不想做这右军师啊…


    “倒不是和谦辞,只是和素来寂寂无名,这军师之职何等重要,倘若为曹操知晓,主公竟用一山野闲士为军师,只怕咳咳…”


    萧和圆到一半,不知该怎么圆下去,指尖捻起了额头。


    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若有所悟。


    “亮明白伯温的深意了。”


    “伯温乃世外隐士,素来不闻于世,倘若主公一朝任命其为军师,消息传到曹操那里,势必会引起曹贼警惕重视。”


    “伯温乃是主公对抗曹贼的一柄利剑,岂能轻易示人,令曹贼有所防范?”


    “这便是伯温你不愿做右军师的用意,不知亮说的对也不对?”


    诸葛亮轻摇着羽扇,替萧和脑补出了一个理由。


    萧和惊喜的发现,诸葛亮的脑补竟然无比丝滑合理,毫无破绽。


    “对对对,孔明军师说的对,这正是和的意思。”


    萧和当然是点头如捣蒜。


    刘备恍然明悟,捋着细髯微微点头:


    “还是伯温你思虑周密,你是备手中一柄利剑,确实不可轻易示敌。”


    略一沉吟后,便改口道:


    “既然如此,那就委屈伯温你暂任从事,待击退曹贼之后,伯温你再升任右军师,不知你意下如何?”


    萧和求之不得,欣然点头:


    “好好好,从事甚好,多谢主公。”


    萧和的职位待遇问题,就此敲定。


    刘备也松了口气,接下来便趁着众人齐聚,共商抗击曹操大计。


    众人是各抒己见。


    萧和误了早食,此刻正饥肠辘辘,别人争相献计献策时,他则埋头吃喝。


    毕竟襄阳都已经打下来了,汉水天险在手,抗击曹操这种事,有诸葛亮关羽这些人在就够了,也用不着自己劳神费脑。


    “曹军皆为北人,不习水战,没有水军,就是其最大软肋。”


    “我军的战略,基本是以汉水天险为屏障,依靠水军优势阻挡曹操于汉水以北。”


    “然则汉长不比长江,旱季水势大降,曹军无需水军,只消木筏竹排便能迅速渡江登岸,威胁我襄阳城。”


    “故而樊城必不能弃,还当以一员大将坚守。”


    “只要樊城在手,曹操纵有百万大军,则片帆不能下水,襄阳城便可稳若泰山。”


    诸葛亮将众人商讨做了总结,尔后羽扇向北一指:


    “我军能用于樊城的守军,最多万余人左右,却需要抵挡十几万曹军猛攻,压力可想而知。”


    “故亮以为镇守樊城重任,非云长将军莫属。”


    关羽目光傲然,向刘备一拱手:


    “兄长放心,樊城有愚弟坐镇,曹操虽有百万大军,亦不足为惧!”


    刘备微微点头,关羽的能力他还是信得过的。


    诸葛亮羽扇又向南一指,说道:


    “曹贼兵临樊城后,势必会令刘琮率军由江陵北进,南北夹击我襄樊,故南面方向,亦需一员大将坐镇。”


    “故翼德将军当率七千兵马,南下夺取宜城,以阻挡刘琮所部北上还夺襄阳。”


    “主公则当坐镇襄阳,兼顾南北,随时率军增援。”


    诸葛亮将全盘战略详尽道出。


    张飞亦是跳了起来,拍着胸膛立下军令状,必将宜城守得固若金汤。


    刘备深思熟虑许久,点头表示认可。


    正要做决断时,诸葛亮却向他使了个眼色,目光瞥向萧和。


    刘备会意,便笑问道:


    “伯温,孔明军师所说这北守樊城,南据宜城的方略,你以为如何?”


    萧和打了个饱嗝,这才抬起头来。


    原本他是没什么看法的。


    本来嘛,大家集思广议,又有卧龙托底商量出的战略,自然是万无一失。


    宜城方面不用管,坚守樊城也有南宋的案例,所谓襄樊一体,守襄必守樊。


    “孔明军师所说方略,深得兵法之妙,和没什么意见。”


    萧和话刚出口,忽然想到什么,脱口便问道:


    “不过据和所知,主公麾下众将中,唯有云长将军精通水战。”


    “若是主公令云长将军守樊城,那咱们的水军,又由谁来统领?”


    此言一出。


    刘备及在场所有人,皆是神色一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