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执手,青丝暮成雪 > 第77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第77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原来,她们是出自离望山村有四座城池的府城莫轩城的富商。


    王家,作为城中首屈一指的富商巨贾,其家业之广,财富之厚,足以让无数人心生向往。


    她自幼便沐浴在父母无尽的关爱与家族温暖的怀抱之中,这份宠爱非但没有让她养成骄奢之气,反而铸就了她一颗纯真善良、温婉可人的心。


    她的一言一行,都透露着大家闺秀的端庄与教养,同时又不失孩童般的纯真与善良。在莫轩城,她的名字几乎成为了“仁爱”与“美好”的代名词。


    然而,在这看似完美无缺的人生轨迹上,她却做出了一件在旁人眼中或许有些“出格”的决定。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偶遇了那位身负重伤的男子。


    在那个瞬间,她心中那份与生俱来的慈悲与勇敢被彻底唤醒,不顾一切地将他救起,并悉心照料至其康复。


    这份恩情,如同春日暖阳,不仅温暖了那位男子的心,也悄然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面对父母的逼迫,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家出走,追寻男子的下落。


    而在家中,她还有两位情深意重的兄长与弟弟。


    他们虽性格各异,但对她却都充满了深深的敬爱与关怀。


    在确认了玉佩背后所隐藏的非凡意义后,安乐一行人围坐于昏黄的烛光之下,气氛既凝重又充满期待。


    安乐的目光坚定,望向顾辞,那份信任与依赖不言而喻。她的话语,虽轻却充满力量,仿佛是给所有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顾辞师兄,你向来以智谋过人、行事缜密着称,这枚玉佩的非凡之处,无疑为我们揭开了六师兄身世之谜的一角。


    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和资源,定能拨开重重迷雾,让我们看清真相的全貌。”


    安乐的话语中,既有对顾辞能力的肯定,也透露出对即将揭晓答案的渴望。


    顾辞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眼神中闪烁着坚定。


    “师妹说的是,此事关乎六师弟的身世,我责无旁贷,会全力以赴,查清玉佩来历以及它的主人。”


    他的承诺,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有力。


    王青阳接过话茬,语气中满是支持与理解:“既然如此,我们便在此地暂作停留,静心等待顾辞师兄的好消息。


    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稳妥行事方为上策。”他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赵云澈轻轻点头,补充道:“确实,六师弟的事情远比我们的行程更为重要。


    待此事尘埃落定,我们再继续启程也不迟。”他的言辞间,透露出对师兄弟们深厚的情感。


    善明则是以一种超脱世俗的口吻说道:“世事无常,却也常常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次游历,原本只是为了增长见识、磨砺心性,却不曾想有意外收获。


    这或许就是‘因缘际会’吧。我们只需保持一颗平常心,静待佳音即可。”


    善了闻言,也感慨道:“师兄所言甚是。这次游历,感触颇深。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往不恋。”


    善忘:“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善悟:“心中有佛,所见皆佛。”


    善明:“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见天地——知敬畏,所以谦和,进而无私。见众生——懂悲悯,所以包容,进而无欲。见自己——明归途,所以豁达,最终无为。


    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了解世间规律,用因果去看待,从而学会慈悲。


    人生存于天地之间渺小得不能再渺小,别想改变世界,知道自己的渺小,并接受一切的不同,求同存异才是人生大道。


    本我到真我的过程,是由外及内见自己本心。”


    安乐听到这,想到了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曾经在现代时,工作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关于苏轼,以及他的这首诗,让她印象深刻。


    苏轼被贬黄州,跌入人生的谷底,面对骤雨初晴,他陷入沉思:吾生须臾,天地浩渺,江山无限,风月长存,我又何必执着于眼前的风雨呢?我又何必放不下曾经的过往呢?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在哪里?晴天又在哪里?悲喜在哪里?得失又在哪里?


    我行走在这天地之中,到底要奔赴一个怎样的未来?我还是那个曾经的苏轼吗?


    苏轼主张变法,却反对王安石过于激进,等到司马光上台,他又批评其过于保守,如此不合时宜,让苏轼夹在两党中间举步维艰。


    既然儒家的入世之路走不通,那么道家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也许是一条救赎之路。


    被贬黄州的苏轼终于泯灭了致君尧舜的理想,从此淡泊名利,心如止水,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无为无不为,儒家让人建功立业,道家让人淡泊名利,儒家是加法,道家是减法,苏轼既不加也不减,将两者合二为一,苏轼请求外放杭州,出任太守,这样既保初心不改,又可脱离樊笼,可谓两全其美。


    儒家之路走不通,则寻道家,道若不通,则问佛。苏轼始终以出世之心想着入世,根源就在这里。


    按师兄们所说,儒家让苏轼见自己,道家让苏轼见天地,释家让苏轼见众生。


    爱恨贪嗔,皆为牢笼,功名利禄,皆是浮云。以清净之心观世界,以简单之心看浮华,以欢喜之心过生活。


    以柔软之心除挂碍,唯有如此,才能不被世俗所累,唯有如此,苏轼才能活得真实率性。


    安乐总结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唯有不争,才能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天地广阔,无边无际,人类微不足道,仔细观察,会发现我们不过是生命中微小的一环。


    我们虽不是万能的,面对许多事情会无能为力,但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懂怜悯,所以宽宏,既大师兄所说见众生。


    了解自己,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寻找发展自己的方式。


    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并决定改善它们。这样,我们就可以更自信地迎接挑战和机遇。


    同时,了解自己,也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豁达的态度。即见自己。”


    众人听完,纷纷点头称是。


    一番开解,以及众人安慰的目光让善心因身世之谜而心生的忧虑,在大家的关怀与鼓励下,渐渐平复了心情。


    夜色渐深,但屋内却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馨与力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